Q:神木“十四五”规划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什么? “十四五”是神木开启现代化建设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神木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按照市委一届五次全会安排部署,神木市“十四五”期间的发展定位为:建设黄河“几”字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十四五”规划对总体定位进行了具体阐述,赋予黄河“几”字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示范市更为具体的内涵,提出了“三区两家园”发展定位。从产业方面定位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从生态方面定位为全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示范区;从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方面定位为西部地区县域治理水平现代化先行区;从城市和民生方面定位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精致幸福家园;从文化方面定位为传承弘扬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 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十四五”规划指标体系设置了涵盖经济发展、转型发展等七大类30项指标。神木是全省县域经济的“领头羊”,承担着全省、全市追赶超越的积极作用,“十四五”期间GDP年均增长6.5%以上,总量达2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3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0亿元;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力争做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超过6%和7%。 “十四五”规划系统谋划“十四五”期间的十一个方面重点任务。总体来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要体现出“一个融入”“一个融合”“两个提升”“两个补齐”“四个强化”等重点任务。 “一个融入”就是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是国家战略,也是神木发展的重大机遇,构建新发展格局也是“十四五”规划与其他五年规划最大不同之处。“十四五”期间,神木市要立足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持续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实施项目驱动战略,《纲要》共谋划创新驱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等10大类204个重点项目。 “一个融合”就是文旅融合发展。以践行“忠勇、创新、包容、共享”的神木城市精神为统领,凝聚转型发展、创新创业强大力量。打造石峁世界名片,推进石峁遗址申遗。建设杨家城国家文化遗址公园,打造“忠勇麟州、英雄故里”文化旅游地标。扩大长城、黄河文化影响。高标准规划建设“一山二水三城”核心景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 “两个提升”就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方面,神木将深入实施“一产革新、二产高新、三产创新”三大战略,大力培育新业态、新动能,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构建高端低碳产业新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就是要全方位推进智慧神木建设,将先进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发展、城市运行和管理、公共服务及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两个补齐”就是要补齐创新驱动和基础设施短板。 补齐创新驱动方面,构建133N创新发展新格局。一谷,滨河新区神木“创新谷”;三园,西安飞地经济科技园,神木高新区创新孵化园,神木煤炭科技孵化园;三基地,黑马创新神木分院创新基地,神木农业科技资源统筹与创新基地,神木产业发展实验室创新创业合作基地;N个创新平台,陕煤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创新研究院等N个科创平台。通过提升神木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园区作为创新主阵地、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作用,助力产业升级、经济转型。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方面,推进公、铁、空一体化发展,打造多式联运、立体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神木通用机场。开工建设延榆鄂高铁神木段,推动神延动车提速,启动榆神府城际铁路建设。建成冯红铁路,开辟西煤东运新通道。新建大柳塔至锦界高速公路,优化提升全市路网布局。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全面建成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及神木支线工程。建设现代高效能源输配储网络,建成陕北—湖北电力外送通道。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布局5G网络、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
来源:神木新闻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