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每日话题] 神木:产业促振兴 走稳小康路

阅读数:2925  |   回复数:0
美伢, 发表于 2021-4-29 09:06:56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帖最后由 美伢, 于 2021-4-29 09:10 编辑

[size=18.6667px]青山环绿水,万里皆春耕。站在春意盎然的麟州大地上,举目四望,一望无际的庄稼地,鳞次栉比的果蔬大棚,各种类型的试验田,忙忙碌碌的农民……一幅田野里充满希望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近年来,神木市围绕一产革新发展的思路,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产业支持及土地流转等方式,把土地变成高标准农田,努力培养出一批爱农业、有技术、善经营、懂市场的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产业振兴和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在迈向小康生活的道路上步履铿锵。
[size=18.6667px]  兴菜篮,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size=18.6667px]
[size=18.6667px]  “挖玉米茬子、备肥、耕种……趁着好墒情,我们家最近忙着种玉米,每天忙得停不下来。”在平整的农田上,西沙街道麻家塔村村民麻晓玲一边和老伴种玉米,一边指着不远处一片平整的农田介绍道:“我们村去年底通过多次召开村民会议,在征得村民同意的情况下成立了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对我们村民来说有很多好处,不仅可以让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还可以入股分红增加收入。”
[size=18.6667px]
[size=18.6667px]  借助乡村振兴的有利时机,麻家塔村第五小组完成了小组内所有土地的流转,使一块块田地变成高标准农田,村民每人入股1000元,并颁发股权证,形成村民全员参与入股经济合作社的良好发展局面。该小组合作社负责人张君表示,村里对所有流转的土地进行了统一规划,计划发展日光温室、水稻、西瓜、白菜等种植业,以及肉牛、鱼等养殖业,形成种养殖业循环发展的完整产业链,村民不仅可就近务工,还可参与年终分红,实现增收致富。此外,还将建设农事教育基地,使村里成为近郊旅游观光的新农村和市民“菜篮子”的供应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麻家塔村一定会迎来更大的丰收,切实推动乡村振兴。
[size=18.6667px]  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神木市围绕地域优势,加快农业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步伐,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推进产业由传统粗放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擘画出特色优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size=18.6667px]  促养殖,推动产业持续增效
[size=18.6667px]
[size=18.6667px]  春日的阳光分外和煦,在迎宾路街道麻堰渠村集体合作社养牛场,村民姜拴才和老伴每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喂牛、打扫牛舍,并通过自动化设备铡草机备料。两年来,夫妻俩一直在合作社务工,虽然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但日子却过得很充实,一年的工资收入达9万余元。
[size=18.6667px]
[size=18.6667px]  在神木,像姜拴才一样在村里合作社就近务工的村民还有很多,他们通过合作社的“桥梁”,凭着勤劳的双手,实现了持续增收的目标。麻堰渠村属于典型的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村党支部书记张孝平表示,村里在神木能源集团的帮扶下建立养牛场,并于2018年正式运营,但由于合作社自主经营经验不足,效益不佳。2020年村里邀请第三方进行管理,目前牛存栏达160余头,2020年实现年利润约20余万元。下一步,村里将结合乡村振兴政策,进一步扩大牛场规模,并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饲草种植业,从而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合作社经济效益,让村民受益。
[size=18.6667px]  郭艳霞是麻堰渠村的包站领导,农村工作繁琐而艰辛,但她却用始终如一的工作态度,每天用最饱满的激情迎接工作,兢兢业业为人民群众服务。在村民家中,她苦口婆心地向村民宣讲产业发展政策、热情耐心地与村民拉家常、认真细致地了解村民所想所盼。她表示,今年麻堰渠村将重点在肉牛改良、良种培育方面下功夫,广泛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壮大村集体经济,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持续实施就业援助,让村民在小康路上稳步前行。
[size=18.6667px]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神木市将切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产业发展,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努力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走在前面、做出示范,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来源: 神木新闻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