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府谷镇红焉村村民在修建通村公路的过程中,在该村被称为窨子沟的石崖上发现了8个分布较为集中的石窨子。目前村民已开展了必要的保护作业。 红墕村位于距离府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北约1公里处的山上,发现窨子的地方在该村山下一条狭长的山沟里,显得较为隐蔽。如果不是由于修建通村路,村民极少光顾此沟。 有村里老人讲,以前村民在山上,只要是有意,找到一个适合的位置,可以远远地看到山下窨子沟东面的石崖上有一方口的石窨子,但是村里人从来没有想到或者发现在这条沟北边的石崖上会有这么多石窨子。 经实地观察,新发现的这些石窨子较为集中地分布在陡峭石崖上,入口大小不同,但是进入窨子内却显得宽敞,几个较大的窨子高约2.8米,深度在4米左右。各窨子点位明确,结构基本保持完整,彼此呼应相连。其中上下两个窨子设有通道和石阶。从内部布局来看,各窨子展示出居住、储物、防御、瞭望等不同功能,显得浑然一体。 ![]() ![]() ![]() 府谷县文管办主任王明清在实地考察了这些窨子后初步认为,这些窨子之前除了留有必要的通道外,还应该有起到隐蔽作用的附属建筑,而且目前看到的石崖,由于河床的上升,其险峻陡峭程度已经不及过去。而这些石窨子无疑是人类留下的活动遗迹,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红墕村的石窨子到底建于何时,时代背景是什么,现在尚没有明确的说法。目前该村村民已采取了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以防止人为的破损和洪水可能造成的冲刷等。他们有人认为,这些石窨子较为集中,这样的布局在府谷其它地方还是不多见到,加之距离府谷城区较近,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 ![]() ![]() 据相关文章和研究资料表明,窨子是一种封闭、土石结构,用于储藏或者紧急避难的人造空间。大多建于明清两代,明集中在正德前后,清则集中建于同治年间。其分布主要在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在陕西主要分布在陕北地区,其形制有石窨子、土窨子、穿山窨子、串户窨子等。在府谷多个乡镇均发现了大量窨子遗迹。 来源:府谷在线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