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40万没有被骗,太感谢警察了,来我们家找我。”张女士说起自己差点被骗的经历仍然心有余悸。原来,张某被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期间,民警由于打不通她的电话,于是骑着电动单车进行了上门劝阻。 ![]() 5月12日,家住榆林市榆阳区八狮上巷的张女士突然接到这样一通电话,对方声称是公安机关的办案民警,因张某涉嫌参与了一宗非法集资案件,要求她配合公安机关进行信息核验。半信半疑的张某在见到对方发来的逮捕令截图已经被吓得乱了分寸。 “让我下载qq以后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了操作,并让我把任务设置全部关了,最后我的微信退出去了,电话能打出去但是却接不回来。”张某在对方视频指引下操作手机银行。 殊不知张某的这一系列操作已经被榆林市反诈中心监控到了。5月12日中午13时35分,接到紧急预警的情况后,反诈中心迅速按照劝阻流程展开工作,经多次通过96110电话预警,受害人电话一直保持通话中。 ![]() “我们判断受害人应该正在与骗子通话,如果不能及时劝阻,那么受害人就有可能按照不法分子的要求操作,导致受害人的经济受到损害。”于是反诈中心预警人员决定:以最快的速度上门进行劝阻。 ![]() 预警人员迅速出发,然而却发现因榆林市区改造,警车无法到达。于是民警扫了路边的一辆共享电动单车及时上门,终于在13时52分许找到了受害人张某。而此时的张某正准备通过手机银行转出**内40余万元。 看到民警的上门,张某还有点迷茫,为啥警察会找上自己?预警人员立即阻止了张某的转账行为,并向其普及了反诈知识,帮其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直至在预警人员的解释下,张某才意识到自己差一点上当受骗,40万元差点不翼而飞。 5月14日,张某专程赶赴榆林市公安局,送来一面印有“公安民警智勇双全 人民财产安全保障”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对反诈民警帮助其及时止付、免遭诈骗一事表达了感激之情。 来源:榆林身边事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