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本该是一个温暖的港湾,但是由于工作中已经消耗完自己的激情和精力,下班后雨家人交流可能变得像是一种负担。据媒体报道,83%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不同程度上有“下班沉默症”。 虽然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节奏很快,但生活的终极目的不是钱,而是幸福感、趣味感、愉悦感和内在的快乐,仍需要为自己打造“精神活心理桃花源”。人民在注重物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生活乐趣,争取得到较大的社会认同感和人生价值感。这种物质、精神双重发展的生活,才是幸福而有意义的生活。 这方面,我们应学习一些国家悠然的生活态度,比如希腊人,即使有再多的挣钱机会,只要到了休假时间,也会毫不犹豫推掉应酬,与家人、朋友相处。中国古人也很注重建造这种“心理桃花源”,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是最好的写照。 遗憾的是,现代人的创富太注重看得见的物质财富,而对于内在的心理财富却有所忽视。就像文中的“下班沉默症”,之所以会“沉默”,59.6%的人认为工作压力让人身心疲惫,难以兴奋;52.7%的人认为长时间疲劳,使一些人形成了排斥情感交流的惯性。 换言之,他们太将创富和前程当回事了,而忽视了还应为家人、朋友和自我创造健康财富。当这种负面情绪发展模式沉淀到潜意识,形成可怕的“下班沉默症”时,就容易扔掉生活情趣,在心理上封闭自己,将朋友和亲人拒绝与“心门”之外,形成心理上的独来独往。 如果说“宅男”“宅女”是精神意义上的“孤独族”的话,“下班沉默症”者就是现实版“孤独族”,沉默寡言,毫无生机,单调乏味,无论对自我健康、家庭幸福还是社会发展,都是一种隐形创伤。 调查显示,63.4%的人担心“下班沉默症”会让人无心关注生活细节,对生活失去热情;59.6%的人认为“下班沉默症”会让人缺乏感情交流,引发更严重的心理疾病;58.3%的人认为“下班沉默症”会让真正关心自己的人受到伤害。 我们需要事业发展,更需要心理健康。首先,工作再忙,也应该竭尽所能为自己打造一个精神桃花源,打造一种身体和精神同步和谐发展的新模式,给予家人和朋友更多的关注。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