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去寻找那些永不退色的情怀。榆林二院的大院里,留下了无数年轻人奋斗的足迹。九十年来,这里有无数医生为患者彻夜未眠,有无数母亲喜获麟儿,有无数患者重获健康…… 下面,跟着这一组老照片,一起去看看那些年榆林二院里的年轻人。 PART1 尤仙航(1900~1995),1930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后入北平中央防疫处及同仁会北京医院,研究细菌学及临床医学。1931~1932年陕北流行鼠疫,陕北各县旅平同乡会成立鼠疫救济会,他被公推为会长。为防疫奔走呼号,不遗余力。深入重疫区考察防治,其间,先后撰写了《组织陕北鼠疫防疫处理意见》、《榆林地区发生霍乱感想》登于《上郡日报》,引起社会各界积极的反响。翌年,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特别嘉奖他对社会的特殊贡献,并特派他赴日深造。 他于1933~1937年间在东京大学医学部进修,还先后在早稻田内科以及板口康藏内科及传染病研究所学习研究,获博士学位。抗战爆发后仅二个月,他毅然辍学回国,其后历任陕西省卫生处防疫检验科科长、省立传染病院主任、西北大学医学系教授、省立医院和省立医专内科、儿科主任及教授。期间,与杜斌丞过从甚密,思想颇受其影响。1941年,他在杜斌丞帮助下,在西安开设弘慈诊所,济世活人。 1946年回榆继续行医。榆林解放后,他被军管会主任曹力如推荐到榆林人民卫生院工作,不久出任院长。“文革”中被迫停职,直到1970年恢复工作。先后担任过榆林县和陕西省人大代表和榆林县政协副主席。他擅长传染病、内科疾病的诊治,并掌握日、德、英语。平生专业论著30余篇(日译6篇),译文10多篇。50年代初,被国务院聘为陕北、伊蒙烈性传染病防治顾问。1989年被列入《全国医院管理名人列谱》。1995年8月在西安辞世,享年95岁。 PART 2 1952年,医院改名为陕西省榆林人民医院。这一年,医院执行《陕北老区免费医疗工作实施办法》,免费的对象是:中农及以下免费,富农酌情免费,地主以上不免费,无医药预算的工人、学生准予免费。同年,配置X光机,成立放射科。 PART 3 1953年,医院组成种痘组,给榆林中学、榆林师范、工业学校、榆师附小以及附近街道居民种牛痘,分别于5月、7月、9月在榆林物资交流会期间举行卫生防疫展览,为150名儿童施行健康检查,并完成新法接生78人,施行难产手术24人。分两次派医生6人,赴神木帮助防治麻疹。 PART 4 1955年8月11日,榆林专区人民医院乔荫萍主刀,成功为25岁患者行38磅的卵巢浆液腺囊瘤摘除术。 PART 5 1960年,神木、靖边分别发生两起食物中毒事件,榆林二院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赴当地抢救。同年,儿科医师吴青刚被评为省先进儿童工作者。医院团支部担任周围居民扫盲工作,35名学员全部脱盲。 PART 6 1981年,医院有职工195人,病床165张;门诊13万多人次,入院3390人次;放射科拍片5361张;中药处方15万多张,西药处方11万多张;手术1971人次。 PART 7 1989年,榆林市人民医院上划榆林地区管辖,更名为榆林地区第二医院。这一年,榆林地区第二医院获陕西省委、政府文明单位荣誉,获陕西省卫生厅文明医院荣誉。 PART 8 那些年,我们院里的年轻人。 来源:二三里资讯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