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异地就医、看病报销有新进展!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推动医保服务高效便民。会议确定,一是重点面向数亿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等群体,加快推进住院、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结算服务,确保今年底前各省份60%以上的县至少有1家普通门诊费用跨省联网机构、明年底前每个县至少有1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包括门诊费用在内的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二是优化定点医疗机构总额预算管理,推进现有试点形成经验,抓紧推广。对社会办医疗机构申请定点医药机构,做到一视同仁。引入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服务,丰富保险品种,提高医保精算水平。规范和压减医保支付自由裁量权,防止医疗机构年底突击“控费”。三是统一规范和优化医保办理流程,简化办理环节和材料,推行医保报销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办成。依托“互联网+”,实现医保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四是强化全过程监管,完善法规,依法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诱导住院、虚开发票、滥用药物等行为,守好用好群众“保命钱”。 2. 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若干政策措施。会议确定,一是适应新就业形态,推动建立多种形式、有利于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劳动关系。对采取劳务派遣、外包等用工方式的,相关企业应合理保障劳动者权益。二是企业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不得制定损害劳动者安全健康的考核指标。督促平台企业制定和完善订单分配、抽成比例等制度规则和算法,听取劳动者代表等意见,并将结果公示。不得违法限制劳动者在多平台就业。三是以出行、外卖、即时配送等行业为重点,开展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四是建立适合新就业形态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补贴。五是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 3. 七部门联合印发意见,保障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 ![]() 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等七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鼓励快递企业直接用工,对用工灵活、流动性大的基层快递网点,可统筹按照地区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或营业额比例计算缴纳工伤保险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推动企业为快递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在保障合理的劳动报酬方面,《意见》提出,要制定《快递末端派费核算指引》和《快递员劳动定额标准》,建立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引导电商平台和快递企业加强协同,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4. 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十四五”期间新增技能人才超4000万 ![]()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从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环节入手,提出20条具体举措,包括健全技能人才发展政策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力度等。《方案》提出,通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十四五”期间,实现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5%,中西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3个百分点。 5. 文旅部:建设200家以上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开展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分批次遴选、建设200家以上符合文化和旅游发展方向、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突出、文化和旅游消费规模较大、消费质量和水平较高、具有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集聚区建设不搞大拆大建,严禁“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来源 / 中国政府网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