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日报的记者从榆林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进入6月以来,全市降水偏少,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20~40毫米之间,较历年同期偏少四到八成,吴堡、子洲、横山、定边、靖边多县区无降水日数达30天以上,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4度,高温天数多,导致全市旱情迅速发展。 气象指数显示,我市东北部为轻旱,定边、靖边、子洲、榆阳局地为重旱、特旱,其余地区为中旱,为近10年同期干旱强度最高年份。预计近10日内仍将维持晴热少雨天气,旱情形势异常严峻。 土壤缺墒严重,旱情持续发展,对农作物生长造成较大影响。截至7月30日,全市受旱面积590.32万亩,占全市粮播面积的51.84%,受旱严重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白于山区、南部山区没有灌溉条件的区域。其中,受旱作物主要以玉米、小杂粮、马铃薯为主。然而气象预报10天以内干旱状况还将持续,抗旱保粮减灾形势十分严峻。 面对旱情,榆林市农业农村局抽调农技、植保、土肥、蔬菜、果树、园艺、农机、农垦、种业等专业领域累计132名技术干部下沉12县市区,全面开展抗旱保粮生产工作; 通过拉水、打灌溉井、水泵抽等方式,利用现有一切水源积极进行浇灌,减轻干旱影响;对重旱绝收地块,要求县区及早准备改种,做好蔬菜、油葵、荞麦、燕麦种子、化肥、农膜等抗旱救灾物资准备工作,一旦出现有效降雨,尽快组织群众开展大范围补肥追肥和改种补种工作,努力减轻农民损失;对因旱绝收地块,加强与农业保险各承保机构的沟通联系,督促其及时查灾核灾,简化程序,尽快理赔,为农民恢复生产提供坚实保障;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联合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雨情、水情信息。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及时关注相关消息,做好农作物保障工作。 (文章来源于榆林日报微博客户端)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