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米粒儿 于 2021-9-8 16:53 编辑 很多人都有午睡的习惯,午睡有不少好处,比如提升记忆力、创造力,但如果方式不对,也会带来不良影响。 1、并不是睡得越久越好 理想的午睡时间是20-25分钟。睡得时间长了,容易进入深睡眠或快眼动睡眠阶段。 ![]() 这个阶段人体的肌张力是降低的,心跳呼吸不均匀,如果进入这些阶段并从此阶段醒来的话,很多时候会感觉全身无力、心慌不适,有的人甚至郁郁寡欢、无精打采。 对于这种短时间的有效午睡,还有一个专门的说法:power nap有效午睡,也叫浅度睡眠,指睡眠时间在20分钟以内的午睡,在进入深度睡眠之前就会停止,可以使睡眠者快速恢复精力。 不过这种短时间午睡的情况也有例外,比如对于生病的人和儿童来说,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午睡才能让自己恢复精力。 2、吃完午饭不要马上午睡 午饭后,不要立刻午睡,要先休息半小时左右,让肠胃充分消化食物。 入睡时间建议选择在一点到两点半之间,如果到了下午三四点后再午睡,则容易造成晚上睡不着觉,引起生物钟的混乱。 3、午睡并不一定要睡着 没必要为了“睡着”而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可以把午睡调整为午休,不要纠结于是否能“睡着”。 午休达到全身心放松目的即可,不用强求必须有睡眠感,即熟睡的感觉。 达到“休”的状态可以用多种方法,比如听听音乐、做松弛训练、放空自己的大脑、放松全身肌肉等。 ![]() 4、不要趴着睡 趴着睡时,部分身体肌肉持续呈绷紧状态。下肢一直处于下垂位,而脑袋则一直压迫着胳膊,血液回流会受影响,这样毛细血管里的“垃圾”运不出来,“营养”运不进去,后果可想而知。 午睡的时候,尽可能把自己“放平”,能放多平就多平。有床就躺着,没床就仰着,脚下找点东西垫着。 为了获得最好的午睡效果,我们可以在午睡前定闹钟,睡得早一点,给自己营造一个好的午睡环境,并暂时把忧虑丢到一边,睡一个美美的午觉,元气满满地迎接下午时光。 来源:新华网 卫报 维基百科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