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先吃饭吧”——通常,这句话是鸡飞狗跳生活中的定海神针。 但当生活飞速运转到连踏实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看别人做饭”便成了当代年轻人一项新的幸福感来源。 抖音带有#一人食#话题标签的视频播放总量达到7.9亿;B站“一人食”标签下,有14.2万个视频,总播放量超过12亿,订阅者超过六万。 ![]() 从“看人做饭”的乐趣转化到“尝试下厨”的冲动只是时间问题,但这通常也是不幸的开端。 人生三大错觉:微信响了,TA喜欢我,我能像网红博主一样下厨做饭。 网红博主的做饭视频 真的看看就好 真正上手就知道,视频里的岁月静好与亲自下厨的鸡飞狗跳之间隔了100个新东方。 这不仅与厨艺相关,更根本的原因是,网红博主做的“饭”不是你平时吃的“饭”。 美食、治愈、留学、下午茶、瘦身、甜品、自律、早餐,是B站带“一人食”关键词的1000个美食视频的高频词。 ![]() 不仅西班牙海鲜饭、意式虾头烩饭、匈牙利牛腩饭信手拈来,就连蓝莓慕斯蛋糕、舒芙蕾、平底锅披萨、惠灵顿牛排这些五星酒店西餐厅主厨级别的大餐,也在博主的每日菜谱里。 至于中餐,你吃外卖时最常点的红烧茄子、酸辣土豆丝、青椒肉片,天生的素人属性注定它们无法成为荧幕上的靓丽女明星。 有资格进入博主锅里的,是诸如重庆鸡公煲、番茄牛腩、酸汤肥牛、部队火锅等份量大颜值高的硬菜、横菜。 美食博主镜头里数不清的小厨电,是他们折腾大菜事半功倍的秘诀。 腾讯谷雨统计,B站“一人食”博主们使用的小厨电频率,电饭煲>烤箱>微波炉>电火锅>空气炸锅>三明治机>料理机。 人家有一个排的精兵强将去打硬仗,而你身边只有一口铁锅、一个奶锅和电饭煲忠心耿耿,不禁心生出光杆司令的悲凉。 ![]() 你永远跟不上 网红博主的手速 即使克服了上述困难,依然有人决意在狭小的厨房里就地开整,试图把品质生活的火种引入现实。 想复制美食博主气定神闲的下厨过程,终究是痴心妄想。 普通人下厨力求小成本,而美食博主拥有无限的时间、金钱和小厨电,以及背后有团队协助,力求一种精良的大制作。 博主的案板上的葱水嫩欲滴,而你要从薅带泥巴的烂葱叶开始; 博主备用的一盘虾晶莹剔透,你剔个虾线歪歪扭扭; 博主的蚝油很丝滑,你第一下倒不出,第二下直接溢了; 博主永远没有厨余垃圾,而你每次都清理到脑壳疼…… 即使暂停了100次,你也永远跟不上美食博主那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做饭节奏。 当你自己开始做饭,会发现博主视频中从未出现的很沉的锅、炒糊的肉、布满油渍的灶台、水槽的残渣、难刷的碗等等都在你的厨房集中爆发。 它们恰恰在告诉你:欢迎来到真实的厨房世界。 ![]() 同样是做饭,为什么永远达不到美食博主那种云淡风轻的效果? 美食视频 被剪辑出的乌托邦 在美食短视频业内人士Tina看来,这就是美食短视频的专业性和门槛所在。 美食视频整体要求保持节奏感。菜切丑了、饭炒糊了、汤撒了等拖后腿的步骤会在后期被剪辑掉,“没有爽感”的镜头也要一遍遍重拍,4分钟的镜头可能是用4小时的素材剪辑而成的。 拍摄过程中很少会开抽油烟机,只为了突出处理食材的音效,比如切菜时“喀嚓喀嚓”,油花“滋滋啦啦”、汤汁“咕嘟咕嘟”,营造更多的氛围感。 为了精准捕捉不同下厨过程中最诱人的效果,从构思、文案、拍摄、剪辑到后期润色,都有一只庞大的团队在运作。 ![]() 捣蒜用日式蓝瓷碗,盛醋的碟子有金边儿,食材在手里顺从听话,火星子油点子从不乱飞,厨房里不见烟熏火燎,没有汗流浃背,一曲悠扬的卡农奏完,一桌精致可爱的饭菜新鲜出锅。 汤汁从不会洒在波西米亚手工编织的餐垫上,做完饭也永远不用为清洗十几样炊具而犯愁。 下厨“纯净版”仿佛桃花源,谁不向往啊? 在亲自下厨的油腻和繁琐中崩溃后,再看清新的网红做饭视频会倍感安慰。 哪怕知道精致的美食短视频是流水线上剪辑出来的工业质感,但谁又能拒绝理想中的生活呢? Tina表示,受众对美食短视频提出的更高要求,也让业内不断“内卷”:粉丝最开始只关注“一个账号产出做饭视频”,如今更愿意看 “一个有故事的人展示美食”。 “只拍食材怎么煮好吃已经不够治愈了,现在我们着重打造厨艺达人的人格化IP,来体现TA很真实丰富的生活。之前只要展现一碗螺蛳粉放什么料好吃,现在大家更喜欢看下班累坏了的人,回家做一碗螺蛳粉趁热吃,这种满血复活的反差感。“ 希望厨艺视频体现出更多的幸福感,本质上也是打工人对自己生活更深层的期待。 善待自己,可以是亲自下厨做一顿饭,也可能是在“看了就吃到,码了就是学会”的安慰下,为网红做饭视频贡献更多的点击率。 唯有挂上二手平台已经133天的小烤箱显示着:对下厨这件事,爱过。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