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文化驱使下,鞋盒也拥有了和球鞋一样的地位,引得各路潮人蜂拥而至。二手平台上,阿迪达斯Yeezy100多元的原装鞋盒卖到280元。电商平台上原创鞋盒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部分品牌商家已实现月销鞋盒上千个。LV一款鞋盒更是以24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刷新了鞋盒价格的“天花板”。(10月13日《成都商报》) 前段时间的“炒球鞋”热潮下,一双原价几百元的球鞋最终被炒到了几千元乃至几万元,让很多网友大呼“看不懂”。然而,继球鞋之后,一些用来装球鞋的鞋盒也身价飙升,让不少人为之惊诧。 ![]() 这些动辄几百上千元的鞋盒,身价如此高昂,表面看上去是因为本身所配的鞋子都是大品牌,同时鞋盒材料特殊、做工考究,还具备声控功能等特点,但即便如此,它也不可能超越球鞋本身,达到几千上万元的价格,所以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很多人相信它们会升值,能够让自己“赚上一笔”。 ![]() 事实上,炒作鞋盒的风险已经开始呈现。这些鞋盒已成为潮鞋的“黄金配角”,而鞋盒的制作门槛低,其溢价的“天花板”显而易见。潮玩消费品的价值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商家打造的故事和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其中泡沫成分很大,投资风险很高。 说到底,鞋盒等炒作类似于一种击鼓传花的游戏,每个人都觉得鼓点不会落在自己身上,那么自己就有很多的利益可图,但是只要你置身于游戏当中,就必须清楚这个游戏所蕴含的风险,因为这本身就是一场博弈,等鼓点过去,剩下的人将最终买单。 来源:北京青年报、红星新闻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