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一家全球知名的咖啡品牌,在国内200多个城市拥有超过5100家直营门店,一直被国内白领阶层视为小资身份的象征,而就这被誉为食品安全“天花板”的标杆型跨国巨头也被曝 光出篡改保质期、食材“延保”一周、糕点隔夜再上架等食品安全大问题,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这些行为中有主管、店员“言传身教”等现象,说明不是偶发事件。 日前,有记者暗访发现,无锡星巴克门店使用过期食材,这引发网友热议。13日,@星巴克中国发表声明称,“我们已经关注到有关无锡星巴克两家门店的报道。对于所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深感震惊。”星巴克称,已于第一时间关闭这两家门店,并立刻启动深入调查。星巴克中国总部还已着手对全国的星巴克门店展开自查。13日晚,星巴克再次回应称,经过调查,已确认媒体报道的两家无锡门店的伙伴(员工)确实存在营运操作上的违规行为。 无锡市市场监管部门已初步核实两家门店有更改原料内控期限标识、使用超过内控期限原料的行为,已责成两店停业整改。市场监管部门同步对全市其他82家星巴克门店开展排查,发现从业人员未戴工作帽、加工区物品摆放零乱、消毒记录不全等15处问题,均已责令整改。市场监管局还对星巴克(中国)华东北区进行了行政约谈。 巧克力液、抹茶液过期后仍被加工成饮品售出 据报道,10月下旬,暗访记者经应聘进入江苏省无锡市星巴克震泽路店工作,工作内容是制作包括咖啡在内的各种饮品。入职后被要求直接上岗,由一名老员工带教。记者发现,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在这里形同虚设,食材过期后仍被继续使用—— 巧克力液是门店常备食材之一,由巧克力粉兑水调制而成。星巴克《产品开封保质期汇总表》里标明,这种巧克力液在冷藏条件下,保质期为48小时。10月31日上午,记者发现冰箱里存放的一桶巧克力液,使用期限为10月31日8点前,记者看到时,这桶巧克力液已经过了保质期,但店员并没有按规定报废处理,仍不止一次用过期的巧克力液给顾客制作饮品。 当天一壶用于制作抹茶拿铁的抹茶液也已过期。标签显示,它在10月31日早晨8点40分到期,而下午临近2点,一名店员用这壶过期的抹茶液,给顾客做了一杯抹茶拿铁,之后这壶抹茶液被放回原处,等着下一次使用。 新旧一混合红茶液延长保质期 店内一天出现4种过期食材 暗访显示,使用过期食材在该店并非特殊情况,而是主管和店员心知肚明的惯例。 11月7日下午,吧台的一壶红茶液没有贴保质期标签,一名在吧台制作饮品的店员解释了其中缘由,“因为已经过期,就把标签撕掉了。”同样标签不见踪影的,还有一瓶过期的奶油,另外桃果肉和抹茶液也已过期。但在店员眼里,这些食材没有什么问题,仍照常用它们给顾客制作饮品。记者将4种食材过期的情况反映给了门店值班主管,“这几种食材到期了,要不要倒掉换新的?”值班主管显然对这一情况早就知情,同意继续使用这些过期食材。 红茶液是制作红茶拿铁的必备食材,11月2日傍晚5点多,这家门店的红茶液还剩下半壶,但是店员没有按规定清空,而是又调制了新的红茶液倒入壶中混合,随后写上新的保质期换掉旧标签。新旧混合的红茶液,摇身一变成了一壶新的红茶液。如此一来,便“延长”了保质期。 11月21日,记者在星巴克无锡昌兴大厦店调查发现,店内用于制作“星冰乐”的可可碎片已经过期。不过值班主管发现后没有将其报废,而是撕下保质期标签,直接换了个新的标签,过期时限被延后了整整一周。“冬天星冰乐做得少,(可可碎片)一个星期用不完。”一名店员透露,篡改保质期并非只用于这一种原料,摩卡酱和桃果肉到了过期时间,也会直接改保质期。 规定当天报废的糕点 次日又偷偷上架售卖 调查期间,记者询问无锡多家星巴克门店,均承诺开封后的糕点如果卖不掉,会在当天报废,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此——11月9日一早,记者在无锡昌兴大厦店看到一个食品储存盒里放着培根芝士蛋堡、香肠培根谷物三明治和法式香浓巧克力可颂等各式糕点,均已拆封。一名主管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前一天剩下的,会摆上柜台继续卖,“先卖昨天剩下的,再卖今天新进的。”由于开封了较长时间,有的糕点已经非常干硬,稍一触碰就掉碎渣。之后几天,记者发现这家店几乎每天都会把前一天剩下的糕点偷偷摆上柜台。为何不及时将过期的食材报废?一名员工解释说,公司要考核门店的营业额和利润率,如果食材成本花费过高,这些数据会不好看,“用不出去的食材报废的话,就算店里的成本,这些东西都是店里花钱。” 用吧台毛巾擦垃圾桶 提前处理问题食材应付检查 一次打扫时,值班主管吩咐店员用咖啡吧台的白毛巾擦垃圾桶,按照星巴克内部规定,这是吧台的专用毛巾,清理垃圾桶应该用另一种清洁抹布。擦完垃圾桶后,主管也没有要求丢弃这条吧台毛巾,仅要求简单清洗后,就放回吧台。而这之后,记者又看到其他店员用这条擦过垃圾桶的毛巾继续擦拭吧台和咖啡机。 记者网上检索发现,有关星巴克的投诉并不少见,有多名网友称在星巴克喝出异物,也有人投诉吃完糕点后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 星巴克震泽路店的店员说,每半个月,上级管理部门都会到店检查。但是面对检查人员,店员并不紧张。门店值班主管示意一名店员及时清理吧台,又让他提前检查了一遍食材的保质期。由于只有一名检查人员,店员便可以趁其检查其他项目时,及时处理掉过期食材,或快速换上新的保质期标签。有时为了避免出现意外,店员会提前撕掉旧的标签以掩盖真实的保质期。不出所料,最终检查人员发现的都是无关痛痒的小问题。 来源:腾讯网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