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龙,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在毛乌素沙地秃尾河源头圪丑沟承包土地治沙,通过科学治理,目前已完成治沙面积42.8万亩,实际管护面积50余万亩。他也是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全国劳动模范。春节前,记者走进他的治沙基地,去跟他一起聊一聊2021年的收获和成绩单,和2022年的期许。 ![]() 2021年对张应龙来说,还有一件大事。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作为搭载物品,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的提供了20克长柄扁桃种子随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开启为期六个月的太空之旅,作为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负责人,张应龙对这20克长柄扁桃种子的“回归”充满了期待。“目前,长柄扁桃基础研究与产品开发推广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丰富,能保证后续研究成果的产出。这次长柄扁桃顺利地进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开展太空育种,具有诱发变异频率高、幅度大、多数性状遗传稳定快等特点,种子回来以后,对我们沙地的产业化发展,包括沙地木本油料的发展起到非常巨大的科研突破。”张应龙说。 一直以来,让沙地变绿仅仅只是开始,在张应龙心里,他希望通过科技创新走出一条循环治沙之路。遵循这一目标,张应龙创新了混交造林模式、生态经济林模式、种九留一模式、林下食用菌天然生长模式等科技创新模式,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初显成效。 如今,治理区已经建成了集毛乌素沙地植物基因库、引种驯化、治沙研究、科普教育、沙地绿洲森林体验和对外合作与交流基地为一体的毛乌素沙地生态示范园。 ![]() 张应龙说:“2022年我们的重点工作还是从生态治理、生态科研、生态科普、生态文化教育和生态惠民这几个方面展开我们的具体工作。我虽然年龄大了,快60岁了,但是我还得加一把劲,为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也无愧于我全国劳模和共产党员的这个称号。” 来源:神木新闻网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