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对宪法的性质、地位、权威、实施、宣传教育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首先,重温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吧! 关于宪法的性质、地位 宪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是国家意志的最高表现形式。“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可以说,宪法是国家布最大的公信于天下。 ——2018年1月19日,在十九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牢固树立宪法权威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推动宪法发展和完善 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证。 ——2014年,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 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 宪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是实施宪法的重要基础。 ——2018年2月24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那么问题来了:关于宪法和宪法日,你了解多少呢? 宪法是什么?宪法和我有什么关系?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有着怎样的历程?宪法日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设立宪法日?…… 几分钟带你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宪法是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这么说吧,如果把宪法比作母亲(母法),那么其他法律都是她的孩子。如果把我国的法律体系比作一棵树,那么宪法就是树根,其他法律是枝叶花果。 那宪法离我们有多远?宪法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宪法就在我们身边,伴随你我一生。 出生的那一刻起,宪法便开始保护我们。 宪法规定: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 到了上学的年纪,宪法让我们拥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在学校升国旗、唱国歌,也在宪法中有所体现。 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18岁成人了,宪法赋予我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发现职场中有对女性的就业歧视,拿出宪法,对它say “NO”! 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和心仪的对象步入婚姻的殿堂,有了爱情的结晶,宪法告诉我们婚姻要自由平等,夫妻双方要肩负起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打拼多年,退休了也不用担心,因为宪法规定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保障。 除了告诉我们能做什么,宪法还明确了我们应该做什么。比如,宪法规定公民有遵纪守法的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还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同时,宪法还是国家机构和国家形象的“设计师”,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以及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和职权。 说到这里,想必你对宪法已经有了大致了解。你可能会问,那谁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呢? 答案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现行宪法自1982年12月4日颁布实施以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历经五次修改和完善。 是的,相信你已经注意到这个日期了——12月4日。对!就是宪法日。 2014年11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作出决定,将现行宪法通过、公布、实施日期——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为什么要设立宪法日呢? 总的来说,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对个人来说,传播宪法知识有助于加强宪法意识、培养宪法观念、宪法权威。对公职人员来说,让宪法思维内化于心,明确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 来源:中国日报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