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 本期我们来到了 陕北民歌博物馆的第四展厅 一起了解一下新时期, 陕北民歌的发展历程。 ![]() 01 新时期的陕北民歌手 ![]() 陕北民歌手专辑墙 上图为大家展示的就是 新时期诞生的优秀陕北民歌手的风采, 第四展厅之所以命名为《信天游永世唱不完》 其实是有它美好的寓意的, 它寓意着陕北民歌未来的发展和传承。 ![]() 上图这面墙由近千张碟片组成, 一张碟片就是一位歌手出品的专辑, 我们这面艺术墙, 展示了近千名歌手的艺术风采。 他们都为陕北民歌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02 陕北民歌发展中的传播者 ![]() 陕北民歌发展过程中, 陕西省歌舞剧院、延安歌舞团, 还有榆林市民间艺术团和榆阳区文工团, 为发展、传播陕北民歌及歌舞剧做出了重大贡献。 ![]() 陕西歌舞剧院 1963年扩编的陕西省歌舞剧院, 参与创作排演了 《陕甘宁边区革命民歌五首》、 交响舞诗《信天游》、《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等多部大型音乐歌舞作品。 延安歌舞团 1950年, 编创了大型歌舞剧《兰花花》, 1979年作为建国30周年的献礼节目演出, 受到国家领导人一致好评。 之后又创作了《三十里铺》 这一家喻户晓的作品。 ![]() 榆林民间艺术研究院 最大的贡献是 大型歌舞剧《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这部歌舞剧曾四度进京演出, 获得了不菲的成绩, 被评为文华大奖特别奖, 这是官方在艺术舞台上的最高奖项。 榆阳区文工团 成立于1971年, 文工团为咱们现在传承, 响应习主席,中国思想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的发展, 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03 陕北民歌的创新发展 ![]() 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传承、保护、开发利用, 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资源, 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展开了, 多种多样丰富的陕北民歌演唱活动。 陕北民歌手们, 通过参加歌手大赛等各类节目, 不断提升自身的演唱水平, 提高了陕北民歌的影响力。 ![]() 来源:陕北民歌博物馆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