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崇祯十六年(1643)《白云山重建庙记》、清宣统二年(1910)《重修三清殿碑记》及三清殿的建筑特征分析,宋代时白云山就已有三清殿等道教建筑。 明代,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取帝位之后,特加封真武帝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派专使赴武当山祭祀真武大帝,命道士纂修《道藏》,宣扬真武大帝是明王朝的保护神。此后,明朝历代皇帝均奉行朱棣时形成的祭祀真武大帝制度。在皇室的倡导下,全国各地纷纷建真武庙,敬奉真武大帝。一些道士则云游四方,传播道教,募建道观,教化百姓。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终南山道人李玉风辗转来到境内。当时瘟疫流行,百姓整户整村死亡,人人自危,朝不保夕。李玉风广施方药,妙手回春,很快扑灭了瘟疫。百姓感激不尽,遂尊其为真人神仙。李玉风精湛的医术和神奇的道法,也折服了州府各级官员。道教从此成为境内人虔诚信奉的主要宗教。当李玉风欲在嵯峨岭(又称对龙岭,即今白云山)建道观时,官府鼎力支持,民众全力相助。白云山地主牛登第(原河北省任邱县县丞)慷慨献地三百余垧,佳县及榆林、延安、山西、内蒙等地的信士踊跃捐资出力,只用两三年时间便使这项宏大工程初具规模。 传说修建白云山道观时,常有白云飘浮上空,笼罩全山,李玉风感而灵之(道家以白云为帝乡仙境),遂将嵯峨岭改为白云山,庙观名为白云观。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榆林总兵张臣又通过其表兄叶忠(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御马监太监)的关系,将白云山建观始末面奏神宗。朱翊钧特降恩旨,并在全国仅有的七部完整道藏中御赐一部给葭州白云观。从此,白云观遂成为受皇家恩赐的上品宫观,“白云胜境”、“关西名胜”从此名扬四方,“永镇西北”。 白云观初创时,只有真武祖师殿、三官殿、玉皇阁、四道天门等庙宇建筑,后经历代修葺增建,规模不断扩大。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建五龙宫和钟鼓楼。四十七年到四十八年(1619~1620)建藏经阁。天启年间(1621~1627),景真云等修葺东岳殿。崇祯十六年(1643),重修三清殿(改三楹为五楹)、维修三官殿、考校牌坊。 清康熙元年(1662)扩修五龙宫,三十年(1691)改修圣母祠,四十年(1701)重修考校殿,四十七年(1708)重修真武祖师殿,四十九年(1710)建三灵侯庙(即今财神庙)。雍正二年(1724),国子监孙嘉淦倡导友人扩修东岳大殿前殿及两厢七十二司配殿。乾隆十八年(1753)重修关帝庙、东岳大殿、五祖祠、七真祠、药王庙、瘟神庙、朝圣门(四天门)、白云洞、祠堂、上下乐楼、二天门、钟鼓楼。三十八年(1773)重修玉皇阁、真武大殿、三官殿、马王庙、头天门,五十六年(1791)新建魁星阁。嘉庆六年(1801)重修真武祖师殿、东岳大殿、关圣楼、五祖七真庙、药王庙、瘟神庙、真人洞、乐楼、钟鼓楼、玉皇阁、三宫殿、上下天门等。二十五年(1820)补修三清殿、藏经阁、文昌楼、玉皇阁、三宫殿、三天门、四天门、七圣楼等。道光十一年(1831)重修真武祖师殿,二十七年(1847)重修五龙宫、南北祖师二殿、观音殿。光绪十一至十五年(1885~1889)补修真武祖师殿、七圣楼、神路、乐楼、文昌楼、三清殿、山门、钟鼓楼等。十七年(1891)建水神庙。二十年(1894)夏重修五龙宫木牌坊。宣统二年(1910),赵教盛主持重修真武祖师殿、三清殿、山门、钟鼓二楼、藏经阁等。 1913年重修三宫殿。1914年重修藏经阁。1915年重修文昌楼。1922年重修五龙宫、五祖七真庙、关圣楼、瘟神庙、药王庙。1932年重修七圣楼、碧霞宫、魁星阁。1935年重修玉皇阁。1936年重修五龙宫。1937年补修碧霞宫、糠神庙、瘟神庙。1938年重修三清殿、魁星阁。 1954年重修乐楼、真武大殿、七真祠、五龙宫、观音殿、官亭,建五老祠。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在申家湾召开教师集训会期间,部分教师以破“四旧”为名,将白云山神像全部拆毁,其他建筑亦遭重创,致使山上许多珍贵艺术品毁于一旦,令人扼腕。 1980年以后,由政府拨款、群众募捐,陆续维修庙观、重塑神像。1980年,陕西省文化厅拨款1万元,补修真武祖师殿、乐楼、钟鼓楼等处座基。1981年,山西克虎寨郭全发、侯台兵等人主持塑五龙宫神像。1982年,榆林和横山会众铸真武祖师大铜像并塑真武祖师殿、娘娘庙、头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四天门神像。1984年农历七月十七日,真武祖师像开光。1985年,北京皇城装饰艺术服务部塑玉皇阁、三清殿、藏经阁、文昌阁、圣父圣母祠、马王庙神像,榆林万忠宣塑东岳殿神像,靖边齐泰成塑佛殿庙、财神庙、三圣祠、七圣楼、真人洞、甶子祠、水神庙神像。同年,陕西省文化厅拨款10万元,修复“超然阁”,于神路第一梯段顶端建石牌坊一座。1984~1985年建白云山招待所。1986年重修东岳大殿左司。1987年6月投资32万元修建山门、滴翠园和围墙。1988年5月~1989年10月投资185万元修建白云山至县城三级油路。1989年出资13万元修建点墨廊。1990年建立真武大殿前汉白玉栏杆。1992~1995年投资110余万元建元辰殿、修复瘟神庙。1996年筹资50万元改造上山公路,筹资20万元彩绘庙宇14座;子洲会众集资4.6万元建元辰殿塔式石香炉一座。1997年筹资5万元维修魁星阁、15万元完善消防供水设施。1998年,白云山会馆、全真楼、白云广场、邮电所等基建工程全面动工;筹资20万元改建律戒台、日月壁;筹资25万元改建静园、怡园;张明贵道长筹资13万元建成玉皇阁九龙壁。1999年投资520万元建成白云山会馆、全真楼、白云广场;正大集团郑翔玲女士投资20万元、白云山筹资10万元共建正大牌楼。2000年投资20万元重建白云山新山门(其中北京张东升先生捐助15万元);筹资8万元维修五龙宫、三清殿、财神庙;香港名人谢贤团先生布施10万元大修了七真祠;筹资4万元改建玫瑰园;筹资14万元安装100千伏变压器;筹资5万元铺设了庙区及西湾照明电缆。2001年投资30万元重修五龙宫,铺筑魁星阁登科路。2002年投资15万元建起了第一个水洗厕所;投资50多万元建成了大戏台;投资20万元完成白云山专用停车场土方工程,协调配合完成了全县第一个外商投资建设项目——白云山北线旅游公路建设工程。2003年融资20万元建成清通桥和益民桥;投资30万元新建成景区商品房;投资18万元修建了白云山聚贤坛,改建了陕北民居庄园、双龙阁、煜畅亭。2004年,在重点文物保护区内安装了15个监控摄像头。建悟道壁、日月坛广场。 来源:今日头条-秦工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