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人眼中:能吃是福。不少人看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后胃口大开,以至于吃到彻底吃不下为止,这样长久下去可造成肥胖和代谢异常,同时也会让机体超负荷运转,从而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吃的太饱会带来哪些危害? 1、诱发胃肠疾病 长时间吃得太饱可增加消化系统承受的负担,易造成消化不良。消化系统需定时休息,这样才能维持消化系统正常运转。顿顿都吃得很饱,上一顿的食物还没有被消化,这一顿食物又让胃部饱胀,使得消化系统持续处于工作状态,久而久之会诱发肠胃疾病。 2、引起骨质疏松 经常吃得太饱可刺激大量甲状腺激素分泌,促使骨骼脱钙,从而诱发骨质疏松。 3、增加疲劳感 吃得太饱后,大多数血液流向胃肠道帮助食物消化吸收,使得大脑相对缺血缺氧,易感觉到疲劳和困倦。 4、造成大脑早衰 吃得太饱可诱发大脑分泌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此类物质可促进脑动脉硬化发生。一旦脑动脉硬化,将无法为大脑提供足够氧气和营养,从而造成记忆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严重时可造成大脑组织萎缩,甚至诱发老年痴呆症。 5、易诱发三高 多余的热量可转化成脂肪堆积,升高血液中甘油三酯和坏胆固醇水平,易造成动脉硬化,同时也增加患糖尿病、脂肪肝、高脂血症和高血压风险。 6、引起急性胰腺炎 晚餐吃的太撑,尤其是吃高脂肪和高热量食物,再加上大量喝酒,可能会引发急性胰腺炎。 7、诱发肾病 每顿饭都吃得很撑可损害泌尿系统,因为大量非蛋白氮需经过肾脏排出,加重肾脏承受的负担。 8、引起神经衰弱 吃得太饱会使得胃肠道鼓胀,压迫周围组织器官,使得大脑皮质异常兴奋,影响睡眠质量,久而久之可引发神经衰弱。 温馨提示 平时一顿饭只吃8分饱就行,8分饱是指胃总感觉很满了,但吃了一点后不难受。保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这样能避免过于饥饿而暴饮暴食。吃饭时做到细嚼慢咽,一顿饭用餐时间达到20分钟以上,这样能让大脑及时接收到吃饱信号,避免摄入太多热量。吃饭时应专心致志,不能一边吃饭一边玩手机或聊天。改变吃饭顺序,先喝一碗汤,再吃蔬菜,最后再吃主食,尽可能选择粗纤维且饱腹感比较强的食物,如豆类和绿叶蔬菜。 来源:华商网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