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油电混合动力的垂直起降无人机,在上升阶段,使用自身携带的电池动力上升到25米,随后切换到燃料模式,直线飞出,最大时速可以达到140公里/小时……”近日,记者在靖边无人机试验测试中心看到,一架架无人机犹如轻盈的风筝般,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不停地变换着各种飞行姿势。![]() 据了解,靖边无人机试验测试中心是国内首个以无人机试验测试为特色的通航机场,于去年9月8日建成投用。重点建成2400米长、45米宽跑道一条,可满足大、中、小各种型号的无人机试验测试需求,并保障300余名参试人员同场生活和工作。 ![]() 近年来,榆林在经济转型中努力寻找新的发力点和源动力,着力推动非能产业壮大成势,其中依托空域和地域资源优势,将智能无人系统和通航产业作为新型战略性产业纳入到“十四五”发展规划,全面布局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产业,着力打造智能无人系统产业集聚区。 为了支持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发展,我市高水平编制《榆林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初步形成“1+3+6”的产业布局,即榆林高新区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园挂牌运行(1个孵化器),海则空天小镇、榆阳和神木通航产业园(3大园区)加快建设;已建成榆阳、神木、靖边三大通用机场,定边、府谷支线机场即将开工,再加上榆阳机场共形成6大机场(3通航+3民航)支撑的机场群,西工大365所无人机测训基地、顺丰无人机物流、神木无人车制造等项目已经落地。同时,出台了专门的智能无人系统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整体产业由培育引导阶段全面转向落地见效阶段。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下一步,榆林将把发展智能无人系统产业作为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快平台载体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市域一体化布局行业无人机、商用无人车、工业机器人及现代智慧服务产业,形成融合、生态、开放的新型产业体系,打造“千亿级智能无人系统全产业链基地”。 来源:榆林日报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