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碱淖湛蓝的水面,宛若嵌在大地上的一块宝石。随着气温的回升,红碱淖的湖心岛上,成群结队的“遗鸥家庭”正在孵化幼崽。 遗鸥每年5月为孵化期,雌雄亲鸟轮流孵化,孵化期约24—28天。雌雄遗鸥个体共同在湖心岛上营巢。湖心岛从最初露出水面,要经历2—3年后岛上才能生长出植被。当岛上植被生长茂盛时,遗鸥即选择植被稀疏的环境营巢,大部分巢群分布于湖心岛中心位置,巢址位置地势较高。鸟巢为沙地浅坑,巢内垫以枯枝、干水草、羽毛和藻类等物。有些巢极其简陋,不用巢材垒高巢,仅与地面等高。 ![]() 5月初,遗鸥开始产卵,隔日产卵1枚,每巢产卵1-4枚,以2-3 枚居多,偶有5或6枚。平均窝卵数为26枚,产每窝卵需2-6天。卵白色,具有黑色或褐色斑点,重约50克。 ![]() 昼夜间孵卵节律随着孵化期天数的增加,换孵次数、坐巢方向变换和翻卵次数逐渐减少。在孵化前期,遗鸥成鸟在坐巢过程中不断地转动方向,用脚刨坑或垫加巢材来加固巢,通过不断转动方向使得卵受热均匀,垫加巢材有利于卵温的保持,以及避免卵温与沙地隔热。 ![]() ![]() ![]() 昼夜间活动性遗鸥双亲昼夜间交替换孵主要集中于4:00-6:00、10:00-14:00等时间段内,与6:00-8:00和下午16:00-20:00两个觅食高峰时间段相关。 近期为孵化期关键时间段,在此呼吁广大市民爱护鸟类,营造美好的湿地环境,让我们共同期待“遗鸥宝宝”的诞生。 来源:二三里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