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又骗我去点儿童套餐,每次进去都说是给儿子带的,我连儿子都没有。” 六一期间的快餐店里总是挤满了牵着孩子的家长,但没人知道,队伍里藏着多少偷偷惦记儿童套餐玩具的成年人。 ![]() 为了从孩子们手里“抢”玩具,成年人可谓煞费苦心。 ![]() 在百度食玩吧里,有人抱怨:“肯德基又骗我去点儿童套餐,每次进去都说是给儿子带的,我连儿子都没有。” 微博上,也出现很多成年人假装用孩子作掩护,给自己买玩具的段子。 ![]() 1998年3月肯德基推出了自家首创的儿童套餐玩具“旋风车队”,引发全国小朋友哄抢。 ![]() 24年后,当年站在柜台前踮着脚眼馋盐焗的孩子已经年近30,生活中唯一还没熄灭的爱好,就是收集儿童套餐里附赠的玩具。 根据饿了么数据统计,2021年前夕,儿童套餐销量环比上月增长50%,其中四成买家为95后,年轻正在成为儿童餐的最大消费群体。 虽然名字还叫儿童套餐,但套餐玩具吸引来的客户,早已变为成年人。 ━━━━━ 儿童套餐里的玩具,有多难抢? 在80、90后童年很长一段时间里,儿童套餐都是很奢侈的。 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总吃快餐并不现实,一般都是特殊的日子,比如考双百或者儿童节才能奖励孩子吃顿儿童套餐。 ![]() 儿童套餐分量不大,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很难吃饱,吃完套餐连可乐里的冰块都要嚼干净。 大快朵颐之后,小心翼翼地撕开玩具包装袋,然后把玩具偷偷带到学校,跟同学炫耀,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95后晓谢回忆道:“小时候的儿童套餐,是生日或者六一节才会被大人允许的特供款,用炸鸡填饱肚子,用玩具滋养精神,当时拿到开心乐园餐里小玩具的快乐,比现在抽盲盒都刺激。” ![]() “我永远猜不到下款套餐会送什么,但这些玩具质量出奇得好,前阵子搬家,从床底下翻出来十几年前的肯德基游戏机,换上电池还能玩。” ![]() 小时候玩具匮乏,市面上能买的玩具也很单一,儿童套餐里的玩具种类多样,玩法繁多,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时小朋友的娱乐需求。 儿童套餐附赠的玩具不仅可以自己把玩,集齐整套,还可以威风凛凛地带到学校收获小伙伴的羡慕眼光。 ![]() 随着大家生活质量的提高,吃顿快餐早已无法满足孩子的节日愿望,儿童套餐玩具也在逐渐失去当年的吸引力。 可即便如此,依旧有源源不断的成年人加入玩具收集的队伍。 其实我们都知道,开心乐园餐的分量吃不饱、快乐儿童餐的食物也并太不喜欢。 但是看到新玩具的海报时,还是会选择绕路去到店内带走它。 ![]() ━━━━━ 儿童套餐玩具变迁史 查看过去二十年儿童套餐菜单,我们发现套餐里附赠的玩具一直在发生变化。 小时候儿童套餐里的玩具包罗万象,充满惊喜。 既有生活中实用性的礼物如书包、手表、铅笔盒这样的实用物品。 其中也不乏集邮戳换玩具、组合合体玩具一类的创意玩法。 那时候,快餐品牌都以拥有自己的IP为荣。 麦当劳坐拥麦当劳叔叔、汉堡神偷、小菲菲、滑嘟嘟四大原创IP。 肯德基也以白胡子爷爷和吉祥物小鸡奇奇的形象深入人心。 曾几何时,几乎每个小朋友都会和摆在店外的肯德基爷爷、麦当劳叔叔合影,快餐店IP就是最流行的“潮牌”。 随着各种流行文化冲击,肯德基爷爷和麦当劳叔叔的形象逐渐丧失了对小朋友的吸引力,快餐品牌的IP随之发生转变。 快餐品牌首先找到了是国产IP,2014年,肯德基联合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推出儿童餐玩具。 ![]() 2016年,又联合上海美术电影厂推出了以孙悟空、黑猫警长、葫芦娃等经典国产IP形象作为桶身的套餐。 随着更多国际IP的推陈出新,国产IP已经无法给网络时代出生的小朋友带来长久新鲜感。 小时候,我们希望得到的是印有快餐品牌的玩具。 现在我们买的是喜欢IP形象的玩具,好像吃什么、在哪里吃都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 ▲图/知乎 儿时的肯德基、麦当劳属于稀缺资源,只有在大城市、有钱人家、并且特殊的时间点才有机会吃,除了去饱餐一顿,还有一层心理上的精神满足。 如今有更多商品可以替代它们,儿童套餐本身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想依靠自身IP招徕顾客,变得越来越难。 快餐品牌自身IP的品牌价值没有改变,但已经不能带给品牌更多流量。 品牌不得不转型,转身拥抱更赚钱的国际IP。 纵览快餐品牌最近几年推出的儿童套餐玩具,基本都是和头部国际IP联名。 毕竟,谁能拒绝当今全球第一IP宝可梦呢? ━━━━━ 我无比怀念小时候儿童套餐里的玩具 在很多人看来,小时候儿童套餐里的玩具像是时光穿梭机的入口,能带所有人穿越回记忆中的某段特定经历。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准确回忆起得到每一个玩具的瞬间和相应的往事。 一位网友在微博上投稿说:“老爹每次都是为了帮我吃齐一套快餐而一天跑n多家店。本来以为没多少,直到倒出来才发现,老爹为我吃了这么多顿儿童套餐。” 儿童套餐玩具收藏者小鱼告诉硬壳INK:“商场买的玩具没有灵魂,要一路真心诚意吃过来,才能收获到更上一层的限定快乐。” 回到今天,成年人买儿童套餐玩具变得越来越普遍,快餐品牌和消费者也都心照不宣接受了这种设定。 小时候,我们既会因为得到心仪的玩具而欢呼雀跃,也会因为得不到想要的玩具而落泪怅然,这些都是我们经历过最单纯的儿时回忆。 如今,我们努力工作、独当一面,用尽可能强大的姿态和生活友好相处,却依然没有选择失去童心。 儿童套餐里的玩具对小朋友来说有些幼稚,但对成年人来说,正好。 成年人也只是长大了的孩子,在快餐店前排队的他们,也许只想借着节日,重温一下做孩子的快乐。 来源:新京报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