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脑袋困掉了 于 2022-6-24 11:30 编辑 ![]() ![]() “侯”积薄发 不忘初心痴迷红色收藏 侯廷华的红色收藏始于上世纪60年代,从当兵的时候就爱好收藏书籍,他1964年12月入伍,分配到连队第二天,部队老班长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要在部队发展进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就必须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雷锋,学习文化。自此,侯廷华的红色收藏便一发不可收拾。20多年的军旅生涯,使侯廷华对红色文化典籍收藏情有独钟,在部队省吃俭用,可以不吃饭,但不能不买书,每次探亲、基本生活开支都要提前计划安排好,少吃一也要买书,特别是红色书籍。他给战士们讲党课时候的读书笔记有这样一段话,也是他的座右铭:“心装张思德的红炭火,肩挑老愚公的移山担,脚走白求恩的过海路,检查衡量自己的胸怀有多宽!”
从1964年12月份参军带了一本一九五零年第一次出版的《四角号码新词典》和两本有着毛主席、朱德肖像的笔记本到现在“汗牛充栋”的上万本书籍,珍贵藏品越来越多,日臻丰富。转业之后,他把在部队二十多年所读过的书、自费订的报刊、学习资料、各种条例条令,教材,满满打包了四大件,配齐了一套《星火燎原》原版十本,占了他搬家的四分之一。 2001年离岗后,侯廷华天南地北地淘“宝”,他跑遍了神木大大小小书店,榆林各书店,还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西安各大书店,跑遍了湖南山东、内蒙、宁夏,还在台湾收藏了孙中山的一本《三民主义》原著,自费订阅了25种报刊杂志,经历了五十多年藏书集报的积累,藏书达20000余册,报刊杂志(刊物)近50000余份,剪辑报刊和读书笔记近1000余册(本),共有三十多个书架,占了三间地下室,其中红色文化典藏占据一半以上,仅毛泽东传记书画就有600多个版本,800余册,近年来又收藏了150多枚红色老证章和近千枚毛主席各个时期的像章,1000多本、册、份(报刊)老照片,最早的一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广东海陆丰农民武装起义,东江暴动纪念章。
五十多年的读书、集报生涯让他感悟到“得书在缘,读书在悟,藏书在心”,实践使他明白了“有增长智慧之用,有自娱自乐之趣,有修身养性之需,有借鉴考证之备”。侯廷华说:“每一件藏品都是辉煌岁月的见证,藏品所蕴含的独特红色记忆本身就是有声有色、寓意深刻、影响颇多的党性教育。” “廷”身而出 践行初心开展红色宣讲 宣讲红色故事,讲述党史党课是侯廷华退休后另外一项“主业”。作为有着56年党龄的老党员以及支部书记,他挺身而出,积极组织部分离退休干部党员成立了红色宣讲团,深入到社区、学校、厂矿、企业、机关等单位,以老同志的亲身经历、生动事迹,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先后到新元社区、继业路社区、神木市发展改革和科技局等单位,宣讲20多场次,发放学习材料2000多份,共有1000多人参加接受了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应邀参加神木大讲堂主办的“回顾光辉党史,我和党的故事”宣讲活动,大家听后反响很好,侯廷华的党课被喻为“故事党课”,他将大道理转为精彩故事,使党课教育变得有血有肉,为了让党课更加丰满厚重,他还非常重视身边的故事和本地素材的积累,虽然年逾古稀,但每天依然坚持抽出两三个小时去读书,读书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侯廷华积极组织老干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家风家训等,让老干部成为理想信念教育的“活教材”,为广大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拓展生命的宽度和厚度树立标杆作用,为年轻一代做楷模做表率,为社会注入了正能量。今年4月,“红色故事宣讲组”走进神木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传承红色记忆,赓续教育使命”主题宣讲活动,几位老党员慷慨激昂的演讲,引发热烈反响。 “华”样年华 发挥余热无私奉献爱心 收集红色书籍,了解学习党的光辉历程,是侯廷华收藏红色经典的主要内容。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他的收藏以其系统全面、版本稀有,成为同类藏家众多的佼佼者。他将五十多年来的红色收藏品即红色书籍、报刊、画册、老证章、证件、像章、文献等4500多件提供给神木市红色记忆展馆展出,数量占据展馆展品的百分之九十。侯廷华表示,参与建设红色记忆展馆,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党的历史,传承红色精神。这些党史资料的展出, 吸引更多人前来阅读参观,了解学习党史,让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和全体市民,从红色基因里汲取奋进力量、激发责任担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侯廷华2001年9月离岗,2006年9月退休,2016年8月担任市住建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一职以来,他离岗不离责,退休不褪色,正用自身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继续发挥余热。以“奉献爱心”为宗旨,抓好党支部及党员率先垂范的作用,积极回馈社会。利用自身革命经历和经验优势,在文明城市创建、民生工程、社区管理、民事调解、关心教育下一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身作则,弘扬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了亲属圈、影响了邻里圈、引领了朋友圈。2017年,支部积极响应市委老干局组织的“情系灾区、奉献爱心”活动,组织支部老党员为绥德、子州等地捐款1500元,组织老党员到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开展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支部治沙造林基地建立了党员义务植树基地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的党员实践活动,近三年来,共植树700余株。
“我只想发挥余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侯廷华的眼里充满了坚定,“党员没有退休二字,今后我要继续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一名党员一面旗,为社会注入正能量”!侯廷华老人以党支部为阵地,以红色文化藏书和藏品为教材,以红色革命教育为方向,从红色收藏的“侯“积薄发,到红色宣讲的“廷”身而出,用一颗红心、一份爱心、一片真心诠释党员初心,书写他的“华”样年华,奏响为民服务曲!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