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已至,陌上花开。位于陕蒙交界处的神木市尔林兔镇已着好盛装,静待八方来客。近年来,尔林兔镇坚持“党建+旅游”的发展模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先行、农业为本,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形成了一村一景、串珠成链的全域旅游格局,全力建设“产业强而融、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的文旅特色小镇。 尔林兔镇境内有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有国家3A级景区尔林兔大草原,还有那迷人的金色沙滩,“蓝、绿、白、金”自然界最美的颜色在此碰撞.......现在,就让小编带您打卡这一路明媚一路景的大美尔林兔吧! 第一站:贾家梁村 贾家梁村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动,不断建机制、搭平台、强服务,依托红碱淖和神木特色农业示范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民营经济,让旅游服务业成为带动村集体经济的一驾马车。全村现有60余家农家饭店和商铺,在特色农业示范园打工的有30余人,2021年人均纯收入2.6万元。打卡红碱淖:蓝天碧水 遗鸥筑巢 ![]() ![]() ![]() ![]() ![]() ![]() ![]() 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依托地理优势、科技创新等因素,现已建起2.5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合理运用有机基质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管理和节水灌溉技术,在沙地中进行了南方水果的种植,形成了有香蕉、柠檬、芒果、百香果、青枣、荔枝、菠萝、菠萝蜜、火龙果、无花果等南方果树和20多种景观树种、40多种花卉组成的集试验示范和观光为一体的综合体。如今,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着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逐步形成了集生态、休闲、农业于一体的产业链条,重点展示现代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作物品种、生产模式,让游客零距离感受农业科技的魅力。 ![]() ![]() ![]() 第二站:镇区 近年来,尔林兔镇坚持党建领航,凝聚发展合力,在整体谋划村级发展的同时,着力发挥镇区的区位优势,整合镇区资源,打造田园式、公园式、花园式小镇,把镇区当景区打造,呈现出一幅“镇在景中”的发展画卷,让镇区成为游客集散地,承载游客的吃住行,全力推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尔林兔镇。 ![]() ![]() 第三站:西葫芦素村 西葫芦素村围绕打造旅游特色村品牌,积极探索“党支部+项目+群众”的发展模式,写好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让旅游资源活起来,把“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 ![]() 走进尔林兔大草原,天蓝、草绿、云白,鸟语花香让人流连忘返,恍如仙境。西葫芦素村以每年8月份的草原文化旅游节为契机发展村集体经济。2020年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筹集股金62万余元,购买30辆旅游车辆,建成5个蒙古包,发展旅游观光、餐饮服务;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破百万;2022年,尔林兔大草原争创国家4A级景区,将再添一张金名片。 ![]() 第四站:袁家圪堵村 袁家圪堵村按照“党支部+党员+农户”的发展模式,利用村社区柳编工厂,吸纳本村村民就业,传承非物质文化技术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增加村集体收入,让小柳条编织“致富梦”。 ![]() 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5月,袁家圪堵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成立了经济联合社,作为神木柳编传习所传承柳编技艺,并作为带贫益贫的项目,带动13户贫困户进入社区工厂工作。目前,工厂有员工39名,由村里的一名老艺人带领员工们制作柳编和蒲编。现已制作出蒲条的汽车坐垫、办公椅坐垫以及柳条的油篓、酒篓、簸箕、笸箩、筛子、花篮、花瓶、书画插筒、果盘、笔筒、葫芦罐等5000余件手工艺品,每个编织品售价15元到200多元不等。 ![]() 第五站:木独兔村 近年来,木独兔村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助振兴,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和人文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2019年,村里新建了3座蔬菜大棚并在村内集中打造2处民宿,同时依托“红碱淖鱼”品牌,发展旅游服务业,打造以“大漠鱼邨”为主的田园生态特色村庄,2020年该农庄建成并投入使用。 ![]() 蒙古包餐饮、垂钓休闲、儿童游乐、网红打卡、原味民宿等等,木独兔“大漠鱼邨”成为周边人们休闲度假的不二选择。农庄与木独兔村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土地流转、村集体入股、租赁温室大棚和民宿等多种形式,盘活村内闲置资源,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这样既提升了乡村知名度,又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真正实现了“村美农富”的目标。 ![]() 来源:神木党建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