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

[人物专访] 【高粱红了】七旬“抗癌斗士”张大爷的快乐人生

阅读数:1144  |   回复数:3
hiker 发表于 2014-10-27 17:16:47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秋天,于四季勤劳的农人而言,那是果实累累的收获,是半年的汗水换得的金灿灿的喜悦。眼下,收秋正在进行时,田野里,黄了玉米、红了高粱,谷子低头浅笑、土豆急待见光……农民伯伯们也是忙的热火朝天,全家总动员,迎接这收获的季节。为了向广大市民展现这忙碌而又喜人的画面,笔者走进太和寨,亲临农户家,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一位普普通通农民的收秋的一天。





    眼前的这位老者,便是我们本次的采访对象,老者姓张名银买,家住神木县太和寨乡九五会村,今年七十高龄。笔者刚到张大爷家时,张大爷刚好起床,朝阳洒到炕沿,今天又是一个收秋的好天气。




    其实将张大爷作为采访对象并未做过提前预约,当笔者说明来意之后张大爷表示很愿意配合。搬桌子、拿凳子,端茶、倒水,言行举止间流露着一位农民的热情与朴实。坐下进一步详谈之后,才知道张大爷背后还有着很多的故事。

    张大爷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土里面刨了大半辈子。本来辛辛苦苦但也踏踏实实,谁料到晚年时各种疾病缠身:几年前鼻子有毛病,经手术后基本痊愈。不久之后,胃又极度不舒服,去医院被查出是胃癌加食道癌,又是一次手术,胃被切除了一部分……而更为不幸的是这次手术失败了,医院通知家属让准备后事。灾难来的太突然,张大爷的老伴儿濒临崩溃,其他人也都心灰意冷,但张大爷的大儿子不甘心,他将父亲带往西安的大医院,在更为高超的医术及医疗设备的帮助下,更在张大爷乐观态度以及坚强意志的辅助下,张大爷奇迹般的又挺了过来。并且在今后的四年至现在,张大爷基本再没吃过一颗药…

         聊了一会儿,笔者突然意识到是时候下地了,一天时间呢,边干活边聊。而此时张大爷的家人们已经拿着一些农具提前下地去了。


     

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大爷扛着农具也准备出发了,在镜头面前,朴实而又略带不好意思的笑着。





     四年前的那场大病,张大爷在西安待了三个多月。期间,张大爷的身体由极度虚弱到渐渐好转。据后来大爷的大儿子讲,刚到西安做胃镜时,管子从喉咙插入胃里,浑身无力的张大爷由于极度难受,胃里的东西吐出来又硬生生地咽下去。这真的是需要极度坚强的毅力的,而更何况于一个已被宣布让准备后事的张大爷而言。

    那三个月里,张大爷受了不少苦,也耗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并变卖了所有家畜。两年前,由于家里总归还种着一些地,没有一头牛实在不好操作,于是张大爷不顾老伴的反对,大儿子又给了些钱,新买了上图中的这头牛。

         
          好了,套好了牛车,我和大爷也赶着车下地收秋去了。





   
  今天主要收割的作物是高粱。据大爷讲,本来往年都不种高粱了,以前这大红高粱家家户户都种,现在种的少了。大爷跟我们说当地的这种高粱,最适合酿酒,以前村子里有人自种自酿高粱酒,那是他一辈子喝过的最醇香的酒。

   现在神木酒业与县把农业局合作,在太和寨办事处的一些行政村建立1000多亩的高粱示范基地。通过农户生产,酒厂采购这种订单关系,形成基地与酒业的双赢模式。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张大爷今年自己种了6、7亩高粱。酒厂发展飞速,也带动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看着这长势喜人的高粱地,大爷开玩笑的说:“这一片火红的高粱地,闻着都醉了”。看得出他对今年的收成很是满意。





    很快,我们就到了地里。张大爷可真是一名干将,操起工具就开始收割,动作相当麻利。加之张大爷的老伴、还有来帮张大爷收秋的三个儿女的帮助,一大片高粱很快就齐刷刷地躺在地上。接下来要做的工作便是再割穗,捆绑了…





  
   不知不觉间,又在张大爷家用过午饭,又返回地里,待到准备将捆好的高粱穗拉回家时,已是下午三点多了,现在需要做的工作便是装车了。



     在张大爷及两个儿子的协作下,很快地就装好了一车,开始往家里的场上运送。




     
     一路上,张大爷又和笔者聊了很多。据张大爷讲,虽然这几年身患食道癌、胃癌等多重重症,但吃饭还可以,顿顿有肉,现在总共种的十几亩地,除了高粱之外,还有玉米和黄豆。不过毕竟疾病缠身,务农方面还是大不如前,也不敢太多地做苦力活。不过面对这重重困难,张大爷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喜欢唱歌,经常独坐山头吼几嗓子。原本对于这十几亩庄稼的收割,张大娘就很为此忧愁,但张大爷总是乐观地对老伴说,咱们不愁,其他人能收回来,咱也一样能!

    有时候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疾病的恐惧。而张大爷不为所惧,并能以及其乐观的心态面对,所以即使大病缠身,但张大爷精神依然很好。只是张大爷对笔者说,这辈子再不想去医院了,太折腾人了……




    很快,就到了场上,大爷又把高粱穗整整齐齐的摆在架上,七十多岁的老头,抱这么结实的一捆麦穗一点都不吃力,并且码的整整齐齐,一丝不苟。

    粒粒皆辛苦,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抔掉落的高粱子再放到架上。老一辈的人更懂得珍惜,更知道居安思危。希望对我们也能有所启发。

     张大爷除了种植的十几亩地外,还喂养着两头猪,一头牛,一年收入也就几几千千,不过就这,也够老两口忙活的了…




   当张大爷第二次往家里运送时,天色已渐黑,老人依然迈着矫健的步伐稳步地向家里走去。一天的采访在不知不觉间就要告一段落了。虽然只是一天的时间,但和大爷交流的很开心,也为一个70岁老人的乐观态度所感染。


   乐观、质朴、热情、勤劳,太和寨好农民,神木好大爷!


   不过虽然张大爷身体硬朗,但是接连这段时间的劳累,身体还是多少有些不适。笔者衷心祝福您身体健康。
写在结束:
人活一世,死生最大,病魔最怕。但笔者以为,更为可怕的是面对困难时那颗恐惧的心。当面对癌症,张大爷乐观迎之,不为所惧,张大爷挺了过来,并且生活的很好。眼下,整个神木也存在着诸多困难,谨希望我神木人民也能挺住,会过去的,会好的!
因为这片土地上,高粱又红了


麟州坊·神木人的一天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喇嘛哥 发表于 2014-10-27 17:30:42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论坛小鱼 发表于 2014-10-27 17:37:05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祝福大爷身体越来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论坛嗨点儿 发表于 2014-10-27 17:41:05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那几张高粱的照片拍的忒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