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嘁嘁嘁~ 于 2022-9-14 08:46 编辑 关于买房的事儿,笔者没有回复够上千个问题,至少有大几百个了。有一个现象:总有一些读者问题太过小白、表达不清楚,无法提出直观的建议。很明显,购房大军里,永远有人是小白!本文讲一讲买房的基本逻辑,算是给计划购房者小白做一个基础科普。布置个留堂作业,小白读完文章要知道怎么样提问可以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答案。不废话,直接开始。 1.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①根据预算、工作范围筛选区域。买房子有自己的预算,多少预算买对应的房子。根据自己的预算,选定价格范围内的区域,淘汰一部分区域,再结合自己的工作范围,框定大致的范围。 ②明确自己的需求,筛选楼盘。 购房者都是贪心,但既要又要还要永远买不到满意的房子,一定明确自己的需求。 对教育的需求高不高?对生活配套的依赖程度高不高?对居住品质需求要求高不高? 明确需求的优先级再了解区域楼盘的基础情况(交通、配套、口碑可上米宅网看了解,同一开发商过往开发过的楼盘品牌参考意义很大),筛选意向楼盘。 ③了解容积率、梯户比等专业词汇,积累地产知识。 简单理解,容积率直接影响居住舒适度,容积率越高,房子越多,居住人口就越大,容积率越低,则相反。 梯户比越低越好,一梯两户、一梯一户、两梯两户舒适度高,两梯四户、三梯六户、三梯五户正常,梯户比越高意味着坐电梯越挤等得越久。 其他的绿化率、板楼、连廊百度一下要不了几分钟,提前了解,不至于被销售小姐姐牵着走。 2.实地看房子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买房一定要实地看看,有自己的直观判断力。 ①了解意向区域的基本情况。 买房子一定要了解区域的规划前景和现状。售楼部小姐姐的讲解中有很大一部分围绕着区域规划,某些重大的规划、配套要问清楚落地时间,互联网是透明的,可在网上搜索验证。建议扫一辆共享单车围绕楼盘周边转转,大致了解下楼盘区位、相关配套的距离,不被销售小姐姐的说辞单方面影响。比如自住通勤是否方便,金钱成本、时间成本能否接受;周边的教育、商业、医疗等配套是否落地,能否基本的生活所需。 ②查看意向楼盘的五证是否齐全。 售楼部几乎都有《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展示区。很少有楼盘五证不全,但一定要留个心眼,记得看一眼,五证不全的楼盘请绕道。 ③了解楼盘的不利因素。 一般情况下不利因素的公示信息放在角落里展示,提前确认一下楼盘周围存在有哪些不利的环境因素,即便是细枝末节的东西影响不大,但也要做到心中有数为好。 ④了解户型。 一般来说,房屋朝南采光好,朝东的则是早上和上午采光好;双阳台、或阳台对窗户的可实现对流,南北通透最好;房间都有窗户的,满足自然通风、采光,全明户型最好。 ⑤去样板间感受实际空间大小。 在样板间,购房者能够对房屋面积、户型结构有更直观的认识,但不要完全迷信(某些样板间的面积、精装标准与实际可能不一致)。 ⑥问明白具体的价格。 一般购房者了解到的价格往往是“均价”“特价”,实际上不同的楼层、户型、朝向价格是不同的,价格公示、算价单才有参考意义。 ⑦问清楚交房时间、入住条件。 了解交房时间后,确保入住时水电、电话、闭路监控系统能否正常使用,是否能保证煤气、宽带网络入户的正常使用。 ⑧有重要信息建议拍照、录音。 某些开发商宣传学区房、赠送面积一些卖点,这类宣传一定要拍照留底,后期出现问题能成为相关部门要求开发商整改和罚款的重要武器。销售小姐姐大都在购房者付款之前把服务和优惠通过口头的方式输出,但是付完款之后有一些不认账的情况,录音就是最好的证据。 ⑨多看房子多对比。 不要轻易做决定,意向楼盘看完后多多对比,可通过不同楼盘了解对方,再做选择。明确自己的核心需求,优先选择可满足的楼盘,其他属性该妥协就妥协,买房就是一个不断妥协的需求。 3.提几点建议听完建议不踩坑。 ①不可过度迷恋品牌效应,不可完全置之不理,大开发商有实力、有保障,但不是完美的。 ②能买住宅坚决不买公寓,不要被抖音上的小公寓迷惑,商水商电、人员混杂、流通性差几乎打死了公寓,非万不得已不要碰。 ③能买一线不买二线、能买省会不买地市、能买市中心核心区域不买其他边缘位置,只有好的地段会给你带来便利、让你的房子增值。 ④能贷款买房不全款,杠杆是个好东西,能用则用。 ⑤买房不要等,能早上车就别拖,小白最佳的买房时机就是凑够首付的那一天。没有人能预测明天的房价到底是涨还是跌,但是大趋势一定是上涨的,先上车再想着换座才是王道。 ⑥一定要买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最好的房子,稍微垫垫脚才能够得着的房子,过几年苦日子,以后都是甜日子。 来源:郑州楼市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