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在农历的十月初一,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 古时有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寒冬要来了。这一天,妇女们要拿出棉衣,送给在远方戍边、服徭役的亲人,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逐渐发展为祖先、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因为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中国的寒衣节寄托着沉甸甸的哀思。冬季的寒衣节和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源远流长,是人们极为重视的祭祀、祭奠活动。 ![]() 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其中,农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民间叫做“过十月一”。 在“孝亲”传统与“灵魂不灭”的原始宗教信仰的支配下,古人由生者推及死者,由阳世推及阴间,认为远在黄泉之下的亡亲,需要在十月添衣过冬。 作为亡者亲属,有义务为其置备御寒物品,谓之送寒衣,以示悼念之情。 ![]() 送寒衣,汉族民间祭祀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夏历十月初一(十月朔日),祭扫祖墓。祭扫时,于坟前或十字路口焚烧纸糊竹扎的衣服鞋帽,谓冬季来临,气候日冷,为归天的先人送衣取暖,故名。人们通过这样的方式追忆远方的亲人,让逝去的亲人能够感受到来自人们的爱与温暖,进而突出孝思文化的主题。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文化基因里“孝”文化极为突出。祭祀,是“孝”思想内涵的延伸,凭藉传统祭祀节日礼仪以表达哀、敬、诚、思,使人不忘祖先盛德,并抒发追远怀念之情。 我们的历代宗亲大多因在世没有听闻过道法,又造下了不少恶业,也因往昔善业鲜少,福报、受用微弱。 作为道门弟子,在这传统孝亲追思的寒衣节,我们要发坚固的慈悲心,广做法事,念经等,于神像前大兴供养、灯明香花鲜果长供不绝,以此殊胜之功德回向我们的父母及六亲眷属,愿他们离苦得乐。 ![]() 同时将制备好的寒衣带上我们深深的追思一起回向先人、累世宗亲、继而扩大利益一切众生,不断长养我们的慈悲心,自利利他成就善缘。 寒衣节,让我们一起为天堂的亲人点一盏心灯,送上对故人最深切的缅怀之情。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