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最近你刷短视频,一定不陌生“孔乙己文学”,这引起大量年轻人的共情。他们说: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学历不单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如果我没有读过书,我可以找别的活做,可我偏偏又读过书” “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那我一定心安理得的去打螺丝,可是没有如果” ![]()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中国社会几千年遗留下的观念,他根深蒂固,扎在每个人的心里。无数的家长都在盼着孩子能够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阶级的跃升。 所以,当整个社会都用“高学历=高工资”的观念凝视你时,大家的心理压力无疑是最大的。 ![]() 大学生身上所穿着的那件“长衫”,不是单纯的布料,同时还凝聚这父母心血。 矛盾不在读书本身,孔乙己穿不穿长衫无所谓。“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是生活状态一种正常的情绪性反映。 人们总说青年是希望所在,或许正是因为他们能看见问题,也试图改变问题。 ![]() 嘴上自嘲步履不停。自嘲只是一种情绪治疗的方法,我们应该报以更多的理解与善意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