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贺哈哈6 于 2023-6-5 16:42 编辑 警惕!帮他人拨打电话也犯罪——靖边公安揭秘诈骗电话“变形记榆林市反诈中心 “打电话,能赚快钱!”这么诱人的广告,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跃跃欲试。殊不知,这是帮助他人实施诈骗的违法犯罪行为。近日,靖边县有多名年轻人因法律意识淡薄,帮助他人拨打诈骗电话,以身试法, 一不小心成为违法犯罪分子的“帮凶”。 2023年3月,靖边县某运输公司职员小马,在某短视频平台刷到了这样一则令人心动的广告。“租借手机号,拨打电话,每小时200元!”看到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小马当即就与对方取得联系。在对方的利诱下,小马下载了“蝙蝠软件”添加一陌生男子为好友。该名男子告知小马只需准备两部手机,一部手机利用蝙蝠软件与他语音通话保持联系,另一部用小马自己的电话号码拨通他所提供名单上人员电话。小马一听,钱来得如此容易,便不假思索地便答应了。之后,小马用自己的手机拨通了名单上的人员电话,另一部手机则开启了与陌生男子的语音聊天。陌生男子就这样通过他的手机号码开始与名单上人员通话。陌生男子声称自己是某快递公司的话务员,以对方快递丢失为由,添加其微信。在拨打电话的过程中,小马心里越来越忐忑。“男子是不是在利用自己的电话号码,干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尽管如此,在金钱的诱惑下,小马还是拨打完名单上接近80人的电话,造成多人被骗。事后,陌生男子转给他420元作为酬劳 ![]() 2023年4月19日,小马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靖边县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警方提示: 1.帮别人拨打电话也犯罪,勿成“两卡”犯罪“工具人” 出租、出**、手机卡,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上述案例中,小马利用自己实名认证的电话号码,帮助违法犯罪分子拨打电话也属于帮信罪。现实生活中,部分在校学生或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由于社会阅历不足、法治观念淡薄已成为非法买卖“两卡”的重要群体之一。在利益面前,有的年轻人因贪图蝇头小利,一不小心成为“两卡”犯罪的“工具人”,锒铛入狱,悔不当初。请各位年轻人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电话卡、**,不得为违法犯罪分子提供帮助,不要成为违法犯罪分子的“帮凶”。2.诈骗新手段,警惕“掩人耳目”的伎俩诈骗套路层出不穷,时刻提高警惕。上述案例中,骗子利用小马实名使用的电话号码实施诈骗,来电显示不再提示境外或虚拟号码,使受害人放松警惕,更为轻信对方。建议多关注防骗知识,了解诈骗伎俩,远离电信诈骗。 来源于榆林市反诈中心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