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布瓜、小站 于 2014-11-13 08:08 编辑 ![]() 如果说,燕子是报春的天使,那么,落叶就是深秋的顽童。秋天一到,落叶就毫不犹豫地从树枝上纷纷飘下来。立冬以来,天气骤降,路过麟州街,两侧的树上落叶纷飞,像给街道铺上了一层金地毯。 每到这个季节,布瓜就屯好粮食,准备过冬。阔是,这只是在做梦。 ![]() ![]() 话说,支撑布瓜把冬天过下去的动力就是,吃火锅,参加婚礼。冬天的婚礼特别多,这样,布瓜就很好奇,古人是怎么结婚的呢??查阅了好多资料,终于知道了点,你想不想知道? 中国古代把婚礼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布瓜总结了下,总自己的话说,就是: no1、纳采,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女家同意议婚,则男家正式求婚,求婚时要带上活的雁子为礼,即纳其采择之意。 No2、问名,男方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和八字,准备合婚。若女方同意,则授礼;男方就通过占卜测定凶吉,看是不是八字相合。现在有些家庭也会合八字。 No3、纳吉,相当于现在的订婚,也是以雁子为礼,后世改成金银首饰等礼物,俗称送定、过定、定聘。 No4、纳征,即男方将聘礼送往女方,古代纳征多以鸟兽为礼,上古时聘礼须用全鹿,后世简代以鹿皮,再后来改成布,再后来,礼仪越来越麻烦,成为六礼中礼仪最繁琐的过程之一。 No5、请期,即男家择定结婚日期后,备礼去女家,请求同意结婚的日期。现在民间俗称“提日子”、“送日头”。 No6、迎亲,一般是男子亲往女家迎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共鼎而食,再将一瓠瓜剖为两半,夫妇各执其一,斟酒而饮,谓之“合卺”——即后世交杯酒的源起。 流传到现在,大致沿袭了古代六礼的过程,只是有繁有简,略有差异而已。而婚礼现场大部分人都采用婚庆公司,举办西式婚礼。 那么,布瓜又有个问题,之前写现代人退婚就在想,在讲究三从四德的古代怎么退婚? 经过查找,古代男女有三种原因会解除婚姻。 第一种:政治斗争的压力,例如,男人要去打仗,或者牵扯皇帝等,这些都会使定了亲的男女退婚。 第二种:经济利益的驱动,古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更好更有钱的选择,父母经常会选择退婚,如果被退婚的一方没有钱势,那么通常会被退婚。 第三种:“七出”,指不顺父母(此指公婆);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除了七出,古代的婆媳关系经常是剑拔弩张,如果男方孝顺或者没主见,通常也会休妻,比如大才子陆游的妻子,陆游还写了《钗头凤》。 事实上,古代退婚比较少见,因为大家知道,古代礼法严格,退了婚的女子命运悲惨,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退婚的,而且是一妻多妾制,男人在家里的地位是绝对的,所以不退婚或者退不了婚,就会娶妾。 现在,大家知道了吧?? ![]()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