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碱淖渔场曾号称“陕西的活鱼库”。1966—1999年间,冬捕是红碱淖入冬以来的一个重要活计,“冬捕时工人凌晨5点半吃早饭,6点出工,一般下午结束。如打两网,则傍晚才能返回。”曾任红碱淖渔场场长杨凤鸣在一次访谈中如此说道。![]() ◎1980年,老职工李虎拴开着拖拉机带领渔场工人前往冰冻的湖面冬捕 “天渐渐地亮了,工人们从拖拉机上卸下渔网和工具,开始了工作。首先,他们在湖面上打了一个大洞,把渔网下进去,然后把人分成两路,几个人在前面用铁锥,隔几米远打个窟窿,后边的人从冰窖里把渔网向前拨动。就这样一个动作,重复着,循环着,一直向远方延伸,延伸。” “两路人马像一个角的两条边,不断地向远处射去。冰洞继续打着,网还在向前伸展着。” —《沙海冬捞》白宝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1982年冬,老职工艾绳前手捧捕获的红碱淖大鲤鱼 听老一辈的人说,当时一网的捕获量一万多斤,年最高产量46万斤,最大一条鱼75斤。现如今却是不能再见昔年冬捕的盛况了,很多事情只能在照片中追寻一二,在努力回忆之后感慨万千,感叹时光如流水,去而往绝。 ![]() 红碱淖历经百年、变化万千。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红碱淖,为了曾经的美好回忆不被遗忘,我们将开展“红碱淖老照片征集活动”,欢迎大家来分享你与红碱淖的故事。 红碱淖老照片征集活动 ![]() ◎1991年,榆林地区诗画创作研讨会与会人员在红碱淖湖畔合影(塞北提供) ①前排蹲、坐者:左一郝祥林(画家)、左二王志春(画家)、左三塞北(作家)、左四刘亚丽(诗人)、左五王榆生(画家)、左六(后)陈强(画家)、左七李艾平(作家)、左八李岩(诗人)、左九白亮(诗人)。 ②后排站者:左一(后)徐林(画家)、左二秦弓(诗人)、左四郭胜利(画家)、左六尚飞鹏(诗人)、左七赵列墨(画家)、左八李来军(画家)、左十三李震(评论家)、左十四常虎(画家)、左十五尤玉玲(画家)、左十七郝亮(画家)、左十九高培旺(画家)、左二十周永家(画家)、右一杨柳青(诗人)。 ![]() ◎1997年,著名作家陈忠实(图右)与评论家李星在红碱淖合影 往事如烟,岁月蹉跎 曾几何时,当翻开尘封已久的老照片 记忆是否立刻闪现眼前? 逝去的岁月是否让你感慨万千? 老照片,记录你的生活,讲述你的故事 1 历史记忆 ![]() ◎1982年,老职工王占德划船带领省水产研究所相关人员在红碱淖检测水样 红碱淖在清道光年间还是一片沼泽地,小湖泊星罗密布。1929年,红碱淖雏形形成,随后蓄水量逐年增加,直到解放时,这里的水面已经增加到了3万亩,1954年大涝,水面上升到6万亩,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周边群众大搞以疏通排水渠为主的农田改造,周边农田的积水流入红碱淖,1967年水面增加到10万亩,总蓄水量5.5亿立方米,一跃而起成为陕西省最大的内陆湖,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 从1929年成湖至今近百年的时间里,无数人在红碱淖留下足迹与身影,而照片作为一种特殊载体,真实直观地记录了红碱淖的发展历程、风貌更新,是历史的缩影和见证。通过老照片,可以穿越时空隧道,解读红碱淖的历史事件,感受生活变化,领略百年风情。 记忆唤起 2 ◎1980年12月7日,神木县渔场全体职工合影①左起第1排:孟瑞兰,李林英,高庆芳,罗成成,邵多林,王贵荣,焦春芳,袁花花。 ②左起第2排:訾秀兰。 ③左起第3排:张兴怀,刘月鹏,王振文,李炳乾,刘文玉,马宏喜,赵过继,李来财,杨润彪。 ④左起第4排:张复明,甄炳文,王外外,杨文学,乔复有,杨四宝,王生财,焦雪荆,孙贵香,张兰畔,杨复昌。 ⑤左起第5排:李维维,许苍苍,王外姓,高贵荣,张祥明。 ⑥左起第6排:刘生发,张圈圈,王振强,折明生,张自华,张凤祥,李怀怀,曹玉祥。 ⑦左起第7排:赵文秀,郭长财,罗喜则,王立祥,杨凤明,马金祥,杨金扣,单明正,张旺财。 ◎2000年,红碱淖旅游住宿区 一、征集范围 2010年以前,可以反映红碱淖湖区以及周边乡镇的人、事、物或与红碱淖紧密相关的人、事、物等各类老照片、老物件。 二、征集时间 2023年11月起。 三、征集内容 (一)老照片 1.反映红碱淖成湖以来各个时期重大活动、有重要纪念意义的照片(如:单位成立、重要节庆、知名人士参观红碱淖以及与红碱淖开展交流活动的照片等) 。 2.反映在红碱淖旅游观光、工作和生活记录的照片(如: 旅游留念、学习工作、各类活动等方面的照片等)。 3.反映红碱淖各时期环境风貌,景物变迁的照片。 4.其他与红碱淖有关的各种有纪念意义的,或您认为值得典藏的照片。 (二)老旧物件 1.上级领导、国内外知名人士视察、检查、参观、访问、座谈或讲演的照片、记录、题词、手稿、信函、批示等。 2.红碱淖景区各个时期的票据、证书等(如:门票、船票、工作证、聘书、获奖证书等)。 3.红碱淖景区购买或制作的具有时代特征和代表性的设备设施等。 4.红碱淖景区各个时期出版的各类图书、印刷品出版物等。 5.红碱淖景区各个时期发展、建设的文件、资料报刊等。 四、征集说明 1.我们只对所征集到的老照片进行翻拍或者扫描,原照片奉还提供者,黑白、彩色尺寸不限。 2.所提供的照片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名誉权、肖像权。 3.所有照片或物件要附文字说明 (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由等说明) 。 4.红碱淖景区对征集到的老照片拥有翻拍、展览展示、出版等使用权。 5.电子版资料发送时邮件命名为“红碱淖老照片征集+姓名+联系方式”。 6.对年岁已高或行动不便人士捐赠老旧物件和老旧照片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派工作人员登门接收、复制或扫描相关资料。 7.老照片一经采用(主要指书报刊用或对外展览),我们将按照片收藏价值,给予红碱淖景区门票、船票或30—200元奖励。 8.老物件征集到后,按收藏价值与持有人具体面谈。 五、征集方式 应征报送地址: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尔林兔镇贾家梁村红碱淖景区 邮 编:719300 联系人:李平 联系电话:0912-8482009、13379398766 电子邮箱:3466735399@qq.com 来源:神木文旅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