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嗨点儿 于 2015-1-6 09:33 编辑 2015年1月6日(星期二),农历十一月(大)十六,太阳到达黄经285°,斗指戊,进入小寒节气。
所谓小寒
俗话说「冷在三九」,小寒一个节气,就把「三九」全占了。尽管从节序而言,大寒应冷于小寒,历年气象记录看来,小寒通常比大寒更冷。今日小寒,标志着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来临了。
小寒是第二十三个节气,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时为小寒(slight cold),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初候 雁北乡 (1月6~10日) 禽鸟对阳气的变动非常敏感。此时阳气已动,大雁早早感受到了,开始北飞还乡。
二候 鹊始巢 (1月11~15日) 喜鹊感受到阳生之气,开始筑巢准备繁育后代。
三候 雉雊 (1月16~19日) 雉,野鸡;雊,求偶的鸣叫声。野鸡感受到阳气的萌动,开始鸣叫求偶了。
养身养心 动——溜冰
溜冰并非当代产物,古已有之。小寒时节去溜冰怡情应景,尤其是补冬之后,需要一定的运动以行气活血,将补益的养分充分为身体所用。也能锻炼身体的平衡和灵活性。
南方的朋友也可以到溜冰场体验一下「星驰电掣」的快感。要注意的是,小朋友最好有专业的教练陪同,大朋友也要做好热身运动,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静——坐功
这套坐功功法来自《遵生八笺》,专为小寒节气而设。最适合缺乏运动的宅男宅女、坐班族。
【主治】 营卫气蕴,食入即吐,胃脘痛,腹胀,身体困重,心下急痛,二便不利,黄疸、嗜睡等症。
【方法】 右腿压于左小腿,右小腿前置,左手按在右脚掌上方,右手手心朝上,用力向上托举,然后交替左右手足各15次。全身放松,深呼吸吐故纳新9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36次,再把口中唾液缓缓咽下,意想津液送至下丹田。非常适合每天睡前练习。
三子猪排骨鱼肚汤
所谓「三子」,即中药的枸杞子、女贞子、沙苑子。此「三子」配以猪排骨煲鱼肚略带中药的气味而又不失醇和可口,能益肝肾、健肌肤、强筋骨、敛肾气,可谓是冬日滋补靓汤。
【材料】 枸杞子30克,女贞子、沙苑子各25克,鱼肚50克,猪排骨400克,生姜(去皮)3片,大枣(去核)4枚。
【做法】 1. 枸杞子、女贞子、沙苑子、大枣分别洗净,稍浸泡。 2. 鱼肚用温水浸泡6小时以上至软。 3. 猪排骨斩为块状,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水沸后去浮沫,放入姜片,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过滤后饮汤,调入适量食盐。排骨可沾酱油佐餐。
【功效】 枸杞子性平味甘,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肝肾亏虚、腰膝酸软、耳鸣眩晕。女贞子性凉,味甘、苦,能滋补肝肾、强腰膝乌须发。用于阴虚内热、须发早白、心悸失眠等。沙苑子性温味甘,有补肾固精、养肝明目之功。 而鱼肚滋阴潜阳、补肾强精;猪排骨补血生髓;大枣补气养血、健脾养胃。合而为汤更能补肾敛气、壮阳填精。
【贴士】 素食者可用莲藕、花生取代鱼肚、排骨。 养生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日常食物中属于热性的食物主要有鳟鱼、辣椒、肉桂、花椒等;属于温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香菜、荠菜、芦笋、芥菜、南瓜、生姜、葱、大蒜、杏子、桃子、大枣、桂圆、荔枝、木瓜、樱桃、石榴、乌梅、香椽、佛手、栗子、核桃仁、杏仁、羊肉、猪肝、猪肚、火腿、狗肉、鸡肉、羊乳、鹅蛋、鳝鱼、鳙鱼、鲢鱼、虾、海参、淡菜、蚶、酒等。特别要提出的是,小寒时节正是吃麻辣火锅、红焖羊肉的好时节。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