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对外的宣传文案是:感知神木,感受神奇。神奇这两个字用的最好,这真的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经济开放,思想封闭,非常矛盾。 早在2014年,我就开始关注神木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当年及2016年分别写过类似的文章。今天,我依然想聊聊这个让人揪心的话题。 神木有没有研究生协管?有。 有没有待业研究生?有。 那么,为什么寒窗苦读十几年的研究生在神木不值钱? 这得从神木的一些父辈开始聊起。 身处大发展、大变革的神木,既有荣耀,也有困惑。财富的快速增长却缺乏驾驭财富的能力,致使神木的一些父辈思想封闭,同时自身膨胀,坚定的认为:世界之大,我们神木最好。 当神木的莘莘学子披荆斩棘考入优质大学再顺利毕业,一般情况下,神木的一些父母不希望孩子离开身边。无论你毕业于哪个院校,无论父母是否有能力提供好的工作,更无论你自己的专业是不是适合回来发展,他们不在乎,他们要的是:你回来。 至于回来做什么,父母会想尽办法去托关系、找人、砸锅卖铁为你谋一份工作,做什么都没关系,只要在神木,车程不能超过两小时。如果这些不能实现,他们依然会为你买好房子,按月给你零花钱,为你安排适合的婚姻,督促你早生贵子、多生孩子,他们会在有生之年无限量的向你提供各种帮助,并且时刻提醒你:我们是在对你好。 无可厚非,这是很浓烈的爱,让我们感动。同时,这也是很尴尬的束缚,让我们在成年以后依然无法飞翔。 我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 西外毕业,申请出国通过,在母亲跳河的威胁下作罢,回归神木,一心考试,去社区或者做协管,成了比较容易走的一条路。 交大、西电等名校毕业,也有被呼唤回家,托关系去做一份小学毕业既可胜任的工作。…… 这样的事情,在神木不要太多。 无论我们如何强调“大神木”“神木市”,但是神木毕竟只是一个小地方,小到去年才成为县级市,以重工业为主,产业发展并不齐全,很多我们大学甚至研究生阶段刻苦钻研的专业不能与这里的行业发展配套。 怎么办? 只能放弃专业从头开始,考公或者考取事业单位,最不济,考协管。2016年协管考试,有人回帖中提及:285个协管员岗位,听说神木有13000大学生在抢。 那么现在呢? 我们的就业观念变了吗? 每年回归神木的大学生减少了吗? 其 他同类县城的数据呢? 没有比较就没有思考。 当然,条条大道通罗马,人生的路永远不止考试这一条。但是在神木,只有考试这一条路是政治正确的。在神木的父母、长辈眼中,非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工作都代表着没有工作。他们没有人在乎你赚多少、做什么、多么有能力,他们只关注你就职在哪里,是在XX局,还是在XX集团,或者XX镇。 可怕的是,父辈的观念正在一点点影响着我们。 这是一则找骂的推文,但是我们思想的闭塞影响了我们的就业,假如80%的神木籍大学毕业生选择乘风破浪去外面闯世界,我相信神木政府也会用六位数的年薪呼吁有才之士回归家乡、建设家乡。 世界那么大,江湖在一念之间。即使神木是一个好地方,也希望我们有走出去的勇气,看看不一样的风景。 又是一年毕业季,你寒窗苦读一身武艺,难道要金盆洗手归园田居?! 原创: 小城木木 小城神木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