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煤矿披上“绿衣裳” ——神南张家峁矿业公司倾力打造绿色矿山2016-12-06 李潇洋崔亚军王晶 [url=]神木县新闻中心[/url] [url=]
粉尘作为煤矿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不仅影响着矿井环境,而且严重威胁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有效降低粉尘产出,改善职工作业环境,该公司先后投资110万元购置了2台井下洒水车和2台多功能吸尘车对主要大巷及工业区进行不间断除尘,投入80多万元购置了90套自动喷雾装置,对大巷及皮带巷进行消尘;针对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投入100多万元安装了采煤机高压二次除尘设备,在采煤工作面的回风巷安装了除尘网,使得采煤工作面的煤尘得到有效控制;此外,针对掘进工作面的实际情况,陆续投入200多万元为所有掘进工作面安设了湿式除尘风机,并在掘进工作面后巷安设了除尘网,有效地降低了掘进工作面的煤尘。在此基础上,还投资110万元为101皮带拉煤系统安装了湿式除尘风机和负压除尘系统,并在选煤系统安装了除尘风机,有效地降低了选运系统中的煤尘危害。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尘措施,极大地降低了粉尘的产出率,也为职工编制了一张保障健康的“防尘网”。
科技是矿山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张家峁矿业公司实施的科技项目《边角煤安全、高效回采工艺及配套设备技术研究及应用》针对工作面采空区顶板易形成大面积悬露的问题,提出分段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的方式,结合关键应力区强制放顶、局部矸石充填等技术手段,有效保证了工作面顶板的安全管理及采空区顶板有序合理跨落,避免了采空区顶板大面积跨落对工作面产生冲击影响。同时,首次采用国产大采高EML340D型连续采煤机进行工作面回采,并针对一次采全高配套方式下的连续采煤机成套回采装备技术特点,结合工作面的岩层控制与顶板管理技术要求,形成具体的回采工艺技术,通过采用该工艺,工作面回采率提升10%以上。该项目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此外,公司通过对综采面煤柱优化,使每个综采面多回收煤炭18.3万吨。利用边角煤区域布置排矸巷,采用排矸巷回填矸石,累计减少地面矸石排放量11.5万吨,做到了井下矸石在地面零排放;在井下综采工作面采用无功补偿设备,解决了供电距离长、电压损失较大的难题,目前,公司已在地面35KV、110KV变电所采用无功补偿技术安装了无功补偿装置,极大地降低了线路电能损耗;在井下建设了9个材料库,用于存放常用材料和设备,缓解了地面材料管理压力,改善了地面环境,方便了井下设备材料的库存和使用;在沉陷区地表治理方面,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安排专门的施工队伍,租赁多台机械设备对采后的地表进行了治理,在井田范围内进行植被补栽,沉陷区现已基本恢复原状,井田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公司从建立循环经济的高度研究矿井的可持续发展,科学规划环保工作,下大力气做好“水”文章,先后投资建成了日处理污水能力为5180立方米的三座污水处理站,地面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经过处理,全部作为地面绿化、消尘、洗车、施工等用水;井下污水经过处理,用于井下生产和消尘。公司生活、生产污水经过处理,全部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针对燃煤锅炉耗煤量高、燃烧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等缺点,将工业厂区1、2号20t燃煤锅炉升级改造成了环保煤粉锅炉,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煤的燃烧效率,而且环保节能、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今年来,该公司又投资540万元,采用低氮燃烧、SNCR和催化剂法,对厂区3台锅炉的烟气排放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氮氧化物将达到新的排放规定;在生活区、工业广场的道路照明采用了新型太阳能路灯,每年节约电力约500万千瓦时;全力推行无纸化低碳办公,公文起草、发放、审批整个过程全部通过 OA 办公平台完成,节省了纸张,节约了资源。 多年来,公司坚持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不断改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加大地面生活区、工业区的绿化工程建设。先后在办公楼、公寓楼、职工餐厅和厂区大力种植花草,目前,该公司已经在矿区内建成了职工休闲花园、工业厂区沿河绿化带、办公区绿化广场等绿化区域,种植各类花草树木百余种,绿化面积达到了56%以上,涉及26科61种绿植花卉,其中本地常见绿植花卉37种,引进栽培24种,特色栽培树种10种,大大丰富了道路景观,呈现出了“矿在绿中、楼在林中、路在树中、人在园中”的花园景象,为公司员工创造了温馨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 新媒体编辑:贺佳 [/ur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