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拉雷7月19日电(记者李努尔)援建的津巴布韦中国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建设目前已接近尾声,可望年内投入运行。津巴布韦官员和当地农业专家都对示范中心寄予厚望,认为在它的帮助下,津巴布韦有望很快重新成为“南部非洲粮仓”。 津巴布韦曾经是一个农业发展水平很高的国家,但近十多年来,由于遭到西方国家制裁,农业发展严重受阻,国民生计的主要来源受到严重威胁。为帮助津巴布韦摆脱困境,中国从2006年中非合作 论坛 北京峰会以来,便与津巴布韦在农业领域积极开展合作,并取得可喜成果。中方在过去四年里向津巴布韦提供了2.6亿美元贷款用于发展农业,出口大量化肥以及拖拉机等大型农具和灌溉设备,并先后提供7000吨粮食援助。另外,中国每年还从津巴布韦进口上亿美元烟草。这些贷款和援助大大促进了津巴布韦农业发展,缓解了该国经济危机。 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帮助津巴布韦彻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决定在津建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使津巴布韦人民引进和掌握中国的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津巴布韦培养出优秀的农业技术与管理人才。 津巴布韦中国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于2009年10月在津首都哈拉雷市郊的圭比农学院正式破土动工,项目总投资600万美元,建成后将拥有集办公、多媒体培训于一体的办公大楼和80多公顷试验田。津巴布韦农业、机械与灌溉部长约瑟夫·马德19日在视察示范中心施工现场时说,示范中心将给津巴布韦农业发展带来一场革命,其影响不可估量。“我国以及南部非洲的一些国家可以直接在非洲大陆接受先进农业技术的培训,而不是派少数人到中国去学习。示范中心将向我们展示中国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津巴布韦人民会大大受益于这个项目的建设,”他说。 陪同马德视察的中国驻津大使馆经商处参赞胡明说,这个项目是中津两国友好关系的又一个具体体现,它将为津巴布韦实现其灌溉计划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选派到津巴布韦的10名农业科学家均是滴灌系统方面的专家,他们可以帮助津巴布韦建立起自己现代化的灌溉基础设施。 据了解,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建成后,津巴布韦方面也将挑选一批高级农业技术专家与中方人员共同管理该中心的运行,首批招收120名当地农民进行培训。中方还将为中心提供适合于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设备,包括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的加工设备。 当地农业专家表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建设对津巴布韦促进农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消除贫困均具有极其重要的长远意义。各地农民将通过在示范中心参与农业试验活动,把先进的技术带到全国,预计将有3000多名学生在示范中心亲身体验先进技术的应用。 ###NextPage### 专家还就示范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其中包括示范中心与当地科研机构的紧密协作、通过示范中心在津巴布韦积极推广高产作物以及农业科技人员相互交流等。津巴布韦大豆特别工作小组组长、津巴布韦大学土壤学教授穆佩佩雷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必须要与当地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携起手来,共同开展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农业科研项目,积极推广高产作物,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他还说,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工作目标应当首先面向那些农业科技带头人和决策人,示范中心还须制定出从种植、加工、收益到寻找市场的一套完整方案。 当地一家棉花公司的市场经理塔腾达也表示,希望示范中心的中国专家与当地棉花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引进和推出高产、优质的棉花品种。他说,津巴布韦棉花产量在雨水充足的情况下也只有每公顷600公斤,如果能够引进转基因高产品种,则可达到每公顷2000公斤到3000公斤。 津巴布韦农场主协会执行董事扎卡利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希望示范中心的中国专家能积极参与到当地棉花生产和销售活动中来,不但传授先进技术,还能促进中国加大资金投入和棉花进口力度,这样才能帮助当地棉花行业走出困境。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