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龙山时期文物展示---石器系列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毛泽东《贺新郎•读史》 神木县迄今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址有900余处。石峁、新华、寨峁等遗址精彩迭呈,独具自己的文化内涵和风采。在文化创新与积累、汇聚和辐射的进程中,农耕与游牧文化不同的特征在神木龙山文化遗址中汇为一体。包容兼收的最初形态显示出明显的族群性、地域性特点。下面着重介绍于神木县出土的几类石器。 石斧,是原始农业开辟耕地时的重要农具,在石器时代,人们从事火耕和耜耕农业,开垦荒地之时,就用它来砍伐地面的森林,砍斫地里的树根。 石铲,原始农具之一。用于垦荒翻地。早期呈长方形,较晚出现的有肩石铲和钻孔石铲,使用时都需绑在木柄上。 石刀,石头打磨制成的刀。人类史前时代已有石刀。这些早期的石刀既是劳动工具,也是随身携带的武器。 生产工具中除了大量的石器之外,还有用骨头、蚌壳、木头制作的生产工具。在镶嵌、捆绑、榫卯、套合工具上显露着原始先民们的智慧和技术,成为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科技文明的重要内涵之一。 石磨棒和石杵,均为粮食去壳碎粒工具。使用时二者相互磋磨,使谷物脱壳成为可供煮食的粟米。 环状石器,一种较先进的狩猎生产工具。使用者用绳索(藤条或皮条)系住石器,握住绳索另一端,利用旋转的离心力将其抛出,打击远方的猎物。它的使用使人与猎物之间保持了相当的距离,降低了猎物对人身安全的威胁,也使捕获猎物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神木县博物馆 牛晶晶 孟红霞整理 |
9.jpg (89.04 KB, 下载次数: 238)
兽形石器:长22厘米,高8厘米,高家堡石峁出土
0.jpg (65.93 KB, 下载次数: 224)
石斧:18.4厘米,高家堡石峁出土
1.jpg (68.68 KB, 下载次数: 228)
石斧:10厘米,神木栏杆堡出土
2.jpg (133.05 KB, 下载次数: 219)
石铲:16×12厘米,高家堡石峁出土
3.jpg (121.56 KB, 下载次数: 225)
石枭:长19厘米,宽19厘米,高家堡石峁出土
4.jpg (36.55 KB, 下载次数: 216)
石发笄:16.3厘米,高家堡石峁出土
5.jpg (105.17 KB, 下载次数: 206)
石刀:11.8×11.5厘米,高家堡石峁出土
6.jpg (37.79 KB, 下载次数: 222)
石磨棒:长45厘米,直径7.5厘米,高家堡石峁出土
7.jpg (110.16 KB, 下载次数: 225)
石钺:31.4×33厘米,高家堡石峁出土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