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席纪实】李家有女初长成 家中办酒待出嫁 长这么大,第一次全程参与闺蜜的婚礼。从头天晚上的夜坐到第二天的娶亲,我活跃在每一个场景中,并尽力记录下那一刻、那一秒里的人、事、物。 ![]() ![]() ![]() 十多年过去了,今天再次穿梭于酒席间,夜空还是那个夜空。而我,不再是扎着小辫的黄毛小孩,不再畏手畏脚,而是放开手脚,照顾着围桌而坐的朋友。这次,我以闺蜜的身份加入到酒席中,无需拘谨,开心吃起来。 第一天:《夜坐美食篇》 ![]() 热腾的大锅粉汤端上来,里面有炸好的豆腐条,各色蔬菜,嫩黄的韭黄、翠绿的菠菜、撒上炸干的土豆丝,大勺搅拌起,味道极佳,好久没有喝到这么有味的粉汤了,连粉条都是主家自己压的细粉。 ![]() 比起粉汤我更加怀念与想念的是,闺蜜家的油条,是用发酵(qi)面炸得,坚中带着甜酸,忍不住多吃了几根。 ![]() ![]() 你知道吗,出嫁女子是吃油条,不吃油糕的,娶媳妇儿才吃油糕咧!!! ![]() ![]() ![]() 那一天亲朋好友来了120多人,请来做饭的师傅会凭着多年的经验制作食材,“按120多人计算,猪肉炖上70斤差不多了,吃着看。”刘师傅边给炉子加碳边说,他们在五年前就开始这样跑场子了,每次他们都会自带着做饭的大锅、火炉、碟子等灶具,同时还带有外搭的大帐篷、桌子等,到主家家里,做酒席菜。而食材,一般都是主家自己准备,他们只负责做。刘师傅一行人一般是三个人,刘师傅负责加火,打下手,他的儿子负责掌勺,是大厨,他的儿媳妇负责凉菜的调拌,有时忙不过来的话,会再雇一个人来帮忙,像这样的活他们每月平均能接到4、5单,工钱按每桌260元左右收取。 ![]() ![]() ![]() 肉慢慢炖着,先八个凉菜走起,手起刀落,块儿、条儿、丝儿都盛到盘里来…… ![]() ![]() ![]() ![]() 菜都上来了,得行李呀吧,行了李,便可入座安稳的好好吃。一看这俩妹子,一人不得掏10张毛爷爷? ![]() ![]() ![]() 则看个,兰花指一翘,斟上了…… ![]() ![]() 酒不在多,情到则好,能喝的多喝点,因为是喜酒,不能喝的也要少喝点,因为是喜酒。喝了这杯,夜坐就要落下帷幕了,敬酒的闺蜜,明天就要成为新娘了,要出嫁了。一晃我们从初中相识、结交成为好姐妹,还记得当时一人买一非主流的手链、手表,带在胳膊上,发誓要成为一辈子的好姐妹,好朋友。貌似一晃走过了10多年,我们的感情依然在那,没有随时间而淡化,也未曾消失。 ![]() 睡吧,孩子。明天你要早起,要化妆。 我们会默默的打牌到12点,再睡。谁让这俩帅哥是远道而来的你的大学同学呢,我们得尽地主之仪,照顾好…… ![]()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