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12345下一页

[汽车展会] 日产车与德系车比较

阅读数:8531  |   回复数:46
qshch128310 发表于 2012-4-21 21:25:12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F
关于国内消费者买车选日系车好还是德系车好的话题,已经是多年来讨论的热点了。中国的消费者普遍对德系车好的印象要远远超过日系车,无论是出于爱国的层面,还是德系车真的在品质上都要比日系车好呢?今天我们不比较到底谁好谁不好,而是来解读一下日系车和德系车。
一切事物皆有因果源头,所以我们把造车理念提到首要的位置,造车理念既体现了一个国家科技和制造业的发达水平,更是一个国家乃至民族特点的充分体现。
首先来说一下日系车的造车理念,由于长期以来日本人口众多但资源匮乏,节约当之无愧地成为这个民族的重要美德之一。同时,这个美德也充分体现在其造车理念上,尽可能地达到“物尽其用”、“物超所值”,最大化地利用现有技术和资源成为日系车设计和制造的一大特点。
日耳曼民族是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精神的“坚韧”民族,同时德国是世界上唯一高速公路不限速度的国家,因此德系车的造车理念则体现出最为严谨的做工和充沛的动力性。而德系车崇尚简朴、内在充实的设计理念,也表现的淋漓尽致。
其实德系车的造车理念很大一部分安全是第一的,像它的结实程度、钢板的承受力、变形的程度都是主导它的造车理念的。
在安全设计方面,德国人严谨、认真的性格直接融入了他们的汽车设计观念。每辆新车出厂后,目标是要无故障地跑遍欧洲。相对来说,德系车整车的刚性比较高,在正面撞击和侧面撞击实验中,整车的变形都很小,对驾驶室的乘员给予最大限度的保护。
日系车之所以能迅速占领市场,与它优秀的性价比是分不开的,但这并不代表在安全性能上就打了折扣,日系车的重量上会相对较轻,事实上刚度上可能比德系车低,但这柔软的车身发生撞击时车身褶皱性变形,也恰恰起到了吸收撞击能量的效果,也能很好的确保驾驶者和乘坐者的安全。
其实国内的碰撞方式与车的钢板厚度没有太大关系,实际起决定作用的是设计的匹配性。从国内碰撞实验的结果来看,德系车与日系车的表现并没有明显不同。 从国内碰撞实验的结果来看,德系车与日系车的表现并没有明显不同,日系车由于更注重设计的匹配性,其碰撞结果甚至还要好于一些德系车。
在使用寿命上将,因为日本车更新换代较快,所以很多等不到报废就已经被主人淘汰了,因此日本车的耐用性不如德国车。如果日本车的要求报废里程也是30万公里的话,很可能开到30万公里就完全报废了。
如果德国车的要求报废里程是30万公里,到了报废里程后,只需更换车上的某些零件,汽车依然可以达到很好的性能,速度不下于新生产的汽车。从使用寿命和耐用性上来看,日本车更适合更换并且对报废年限不太敏感的消费者,而德系车更容易受到“专一”爱车人的青睐。
在来解读一下人性化设计,日系车讲究的是人性化和舒适性,拿丰田来说,作在做工、配饰、性能、服务等方面非常均衡。而德系车做工扎实,但是内饰设计比较呆板,像宝来的内饰很久都一成不变。更加强调经久耐用。
我们在回到车身安全上来说一说,德国车被认为一向重视安全性能,这也无可厚非,我要说的只是钢板厚度并不等于安全性就高!汽车在碰撞的过程中钢板再厚也经不起强大的冲击,钢板强度再高也会变形。
最重要的是整体吸收能量如何,在这方面丰田的GOA车身占有绝对的优势,不管是GOA车身的皇冠,还是凯美瑞都是拿到了五星的好成绩,并且凯美瑞创造了48.8的纪录。
其实日系车与德系车之间的事情,是个永久的话题,并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谁好谁不好的,大家没必要去深究这个问题,也并不是非要你改变对某系车的看法,其实就是拿出一方面来,大家来聊一聊,还是那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6 收起 理由
其实我是个老师 + 16 很厥劲……

查看全部评分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qshch128310 发表于 2012-5-21 22:33:18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扬州人在陕北 发表于 2012-5-18 17:01
我也觉得

我也觉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扬州人在陕北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7:01:12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其实我是个老师 发表于 2012-5-12 20:40
我觉得痴达人是个十足的汽车迷,了解真多啊,我这个版主惭愧啊

我也觉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其实我是个老师 发表于 2012-5-12 20:40:40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痴达人 发表于 2012-5-11 08:24
我们一直在谈对比,德系和日系的对比,你也别王顾左右而言他,就因为中国的制度不健全,德国人就把三流车 ...

我觉得痴达人是个十足的汽车迷,了解真多啊,我这个版主惭愧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痴达人 发表于 2012-5-11 08:24:52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qshch128310 发表于 2012-5-10 10:24
事实虽然如此,但你知道为啥他的三流车能买到中国吗,难道是他想卖就卖吗?不要光想着他的不好,他不好绝 ...

我们一直在谈对比,德系和日系的对比,你也别王顾左右而言他,就因为中国的制度不健全,德国人就把三流车卖到中国了?只能说日本人做事很不地道,欺负中国人,也许在他们眼里我们永远是支那,所以千万别替日本人说好话,看看二战后的日本人吧,被美国人占领着,但一见到美国人就点头哈腰的,美国人给他们扔了2颗原子弹都没有记恨美国人,中国作为二战的战胜国,也有你所说的大国意识没有要日本人的战争赔款,看看现在日本人的所作所为吧。日本这个民族特性就是你扇他两个耳光,他会对你很尊敬,你要是对他好点他就会在你头上拉S。所以也别大国意识了,人家都在你头上...了你还要奉承别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shch128310 发表于 2012-5-10 10:24:09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痴达人 发表于 2012-5-10 08:42
大哥,你每次回帖前能不能把别人以前的回帖看清楚啊,日本人一流车卖本国,二流车卖欧美,三流车卖中国的 ...

事实虽然如此,但你知道为啥他的三流车能买到中国吗,难道是他想卖就卖吗?不要光想着他的不好,他不好绝非仅仅他自己的原因,国家制度、国内产业环境也决定了它能把三流车卖到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痴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08:42:04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qshch128310 发表于 2012-5-9 13:07
蒙中国人,你咋不说骗世界人呢,难道世界只有你一个聪明人,事实摆在那里,丰田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厂商,如 ...

大哥,你每次回帖前能不能把别人以前的回帖看清楚啊,日本人一流车卖本国,二流车卖欧美,三流车卖中国的,这些我前面说过。别抱着世界最大汽车厂商不放,店大欺客。上次丰田索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中国和美国是双重标准。辉煌过后就是暗淡,尤其是丰田,5年之内他肯定要落到第二位。而且别拿什么最大来忽悠人,那都是托说的话,美国是全世界经济最强的国家,他就没有穷人了吗?他的东西都是好的吗?他就不欺负别人了吗?大不是好的代名词。大不是公正的代名词。我不管他在世界其它国家卖的怎么样,我只要的是公平。受到了不公平待遇的,还要说人家好话的,不是托那还能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shch128310 发表于 2012-5-9 13:10:55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其实我是个老师 发表于 2012-5-8 08:15
呵呵,价格摆在那呢,加之国产车不重视品牌、品质。所以。。。

哎,说到底,还是国家政策不够严厉,否则这种车不会出现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shch128310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3:07:13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痴达人 发表于 2012-5-8 14:14
我对你说的十分无语,看看我前面说的,那个C-NCAP就是拿来蒙中国人的。看看前面说的,这里不再解释,需 ...

蒙中国人,你咋不说骗世界人呢,难道世界只有你一个聪明人,事实摆在那里,丰田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厂商,如果他真的有你说的那么烂,那么,他还不早就死了,能有今天的辉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shch128310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3:04:58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zxsf210 发表于 2012-5-9 09:36
再者,感觉小日本与德国人的造车理念不一样。小日本主要方向为家用,注重舒适经济,偶尔出一些怪兽,更感觉 ...

这话我爱听,所以说他们都有其合理性,满足不同方向的顾客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痴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09:28:55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扬州人在陕北 发表于 2012-5-9 08:35
这么说就不对了吧,就事论事,怎么就是卖国贼呢?一句话,既然存在了,就必然有存在的理由。当然,除了汽 ...

车烂了人好着,这话一般人说出来可能没有常识,但是教授说出来那就是卖国贼,看看本田的车身解体吧,车烂了,但是人已经烂的找不着了。还有央视的某些领导,收到了某些利益,而停播丰田的负面广告一样,非常的可耻。
鲁迅也说过,痛打落水狗。鲁迅先生说的拿来主义应该是向别人学习借鉴的意思,而不是拿来欺骗国人的。无论干什么,要分人或者狗。
再说你的泱泱大国,大国不是只靠钱砸出来的,中国救济外国灾害比国内的还要多,也没有得到什么礼节性的回报,尤其是日本。
错了就要道歉,道歉之后就要悔改,对于拒不道歉的民族,装什么大气度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