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内消费者买车选日系车好还是德系车好的话题,已经是多年来讨论的热点了。中国的消费者普遍对德系车好的印象要远远超过日系车,无论是出于爱国的层面,还是德系车真的在品质上都要比日系车好呢?今天我们不比较到底谁好谁不好,而是来解读一下日系车和德系车。 一切事物皆有因果源头,所以我们把造车理念提到首要的位置,造车理念既体现了一个国家科技和制造业的发达水平,更是一个国家乃至民族特点的充分体现。 首先来说一下日系车的造车理念,由于长期以来日本人口众多但资源匮乏,节约当之无愧地成为这个民族的重要美德之一。同时,这个美德也充分体现在其造车理念上,尽可能地达到“物尽其用”、“物超所值”,最大化地利用现有技术和资源成为日系车设计和制造的一大特点。 日耳曼民族是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精神的“坚韧”民族,同时德国是世界上唯一高速公路不限速度的国家,因此德系车的造车理念则体现出最为严谨的做工和充沛的动力性。而德系车崇尚简朴、内在充实的设计理念,也表现的淋漓尽致。 其实德系车的造车理念很大一部分安全是第一的,像它的结实程度、钢板的承受力、变形的程度都是主导它的造车理念的。 在安全设计方面,德国人严谨、认真的性格直接融入了他们的汽车设计观念。每辆新车出厂后,目标是要无故障地跑遍欧洲。相对来说,德系车整车的刚性比较高,在正面撞击和侧面撞击实验中,整车的变形都很小,对驾驶室的乘员给予最大限度的保护。 日系车之所以能迅速占领市场,与它优秀的性价比是分不开的,但这并不代表在安全性能上就打了折扣,日系车的重量上会相对较轻,事实上刚度上可能比德系车低,但这柔软的车身发生撞击时车身褶皱性变形,也恰恰起到了吸收撞击能量的效果,也能很好的确保驾驶者和乘坐者的安全。 其实国内的碰撞方式与车的钢板厚度没有太大关系,实际起决定作用的是设计的匹配性。从国内碰撞实验的结果来看,德系车与日系车的表现并没有明显不同。 从国内碰撞实验的结果来看,德系车与日系车的表现并没有明显不同,日系车由于更注重设计的匹配性,其碰撞结果甚至还要好于一些德系车。 在使用寿命上将,因为日本车更新换代较快,所以很多等不到报废就已经被主人淘汰了,因此日本车的耐用性不如德国车。如果日本车的要求报废里程也是30万公里的话,很可能开到30万公里就完全报废了。 如果德国车的要求报废里程是30万公里,到了报废里程后,只需更换车上的某些零件,汽车依然可以达到很好的性能,速度不下于新生产的汽车。从使用寿命和耐用性上来看,日本车更适合更换并且对报废年限不太敏感的消费者,而德系车更容易受到“专一”爱车人的青睐。 在来解读一下人性化设计,日系车讲究的是人性化和舒适性,拿丰田来说,作在做工、配饰、性能、服务等方面非常均衡。而德系车做工扎实,但是内饰设计比较呆板,像宝来的内饰很久都一成不变。更加强调经久耐用。 我们在回到车身安全上来说一说,德国车被认为一向重视安全性能,这也无可厚非,我要说的只是钢板厚度并不等于安全性就高!汽车在碰撞的过程中钢板再厚也经不起强大的冲击,钢板强度再高也会变形。 最重要的是整体吸收能量如何,在这方面丰田的GOA车身占有绝对的优势,不管是GOA车身的皇冠,还是凯美瑞都是拿到了五星的好成绩,并且凯美瑞创造了48.8的纪录。 其实日系车与德系车之间的事情,是个永久的话题,并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谁好谁不好的,大家没必要去深究这个问题,也并不是非要你改变对某系车的看法,其实就是拿出一方面来,大家来聊一聊,还是那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其实说到不厚道,我最痛恨大众。小车,大众的PQ35平台出来的车是最好的,高6、途观老款速腾。看看新速腾,朗逸,前麦佛逊,后扭力梁。就是换了壳子的普桑。简配更严重,液压撑杆呢?还有,车发动机变速箱很重要,车的成本大部分是这两个,看看大众小排量的自然吸气,什么可变进气,DOHC一律欠奉。老式的铸铁发动机。2.0T以上的除了TT的发动机是镁铝合金的。其他1.4T,1.8T,2.0T的都是铸铁发动机。Q5四五十万的车,老子买个铸铁发动机,脑子坏了。不谈,大众吹嘘的TFSI,除了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呢,国外1750转以前都是机械增压的,然后涡轮增压,双增压呢?分层燃烧呢?均质燃烧呢?这些技术呢?都给简配了。钢铁多少钱一吨?凭什么加价卖,老子还买不到这些技术?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