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嗨点儿 于 2014-7-24 09:26 编辑 县医院张春林:30年共接诊30多万患儿 古称难治者,莫如小儿,名之曰哑科。因为小孩不能够很清楚的表达自己的疼痛烦苦,同时小孩的脏腑薄、皮肤嫩,使得病变多、易于感染,所以在用药方面也需很谨慎,那么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和其他科室的医生相比,除了专业的知识外还需要哪些技能和品质?他们的工作状态又是什么样的?家长朋友们对于儿科医生又是怎么看待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近县医院一楼儿科门诊张春林诊室。 温和:“你看你这黑爪爪,是不今天没洗手呀?” 上午九点半,推开诊室的门,不足七平米的诊室里挤了七八个人,几乎一个患儿有三四个家长陪同,在间隙中看到了张春林大夫,他戴着口罩、挂着听诊器正在给小孩看病,一个看完接着一个,“孩子哪儿不舒服?”这是张春林每次在就诊前,都会问家长的。因为就诊的孩子大都比较小,几天,几个月,几岁的都有,“孩子自己不会表达,所以要详细的问家长,要对病人负责。”张春林说,这样才可进行接下来的诊断。 ![]()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一生病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齐上阵 在就诊过程中有的小孩比较配合,有的小孩看到医生就哇哇大哭,害怕医生给自己打针,所以还没到医生跟前,就放开嗓子哭着喊着,听的人真的是既心疼又奔溃,张春林说自己1983年刚参加工作时,听到孩子哭会不耐烦,但是30年过来了,俨然孩子的哭声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早已习惯了。 ![]() 看见医生就怕,小家伙哭个不停 在诊室里可以时常看到这样一些亲昵的动作,摸摸孩子的脸蛋,拍拍孩子的小手,“你看你这黑爪爪,是不今天没洗手呀?”张春林的这些无意举动,不仅和孩子拉近了距离,也让家长觉得亲切,焦急的心情也放松了一些。 ![]() 遇到比较着急的家长,张春林会耐心的给说明孩子的病因,偶尔还爱和家长开个小玩笑,比如孩子便秘会引起肚子疼等症状,他就会给家长形象的比喻说:“大便通畅就像下水管道一样,下水管道不通,你就会引起这样那样的病。”然后他会叮嘱家长“一定要多给孩子吃蔬菜、水果香蕉,回去煮点小米、大米粥给孩子喝,通过饮食来调节病情。”“孩子鼻炎比较严重,平时注意多喝水,少晒太阳,不要吃麻辣的。”“孩子咳嗽,不要吃雪糕、喝饮料,家长在家里面不要抽烟,要不然吃上药也不管用。”类似这些温馨的提示,张春林几乎给每个患儿的家长都会提醒并嘱咐。 ![]() 张春林给家长示范如何给孩子喷药 同时每位家长开过来的药他都要详细说明具体的吃法,有的药只吃三分之一,有的药只喝50毫升,有的药一个礼拜要吃三停四,吃三天,然后停四天,根据孩子的体重、年龄来说明具体的量及吃法。有的家长当时听了一遍记住了,然后出门就忘了,返回来问的时候,张春林还是会给耐心仔细的说一遍,“儿童用药,要相当的谨慎,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吃多了会中毒”,张春林说,怕有些家长即使写在药盒子上也记不住,他就在电脑上再给打印一张说明书,写上药的名字及吃法。对于干了三十年的儿科医生的张春林来说,药的用量及吃法已经轻车熟路、可信手拈来。 就这样一上午他不厌其烦的,耐心的询问、诊断、嘱咐,粗略统计上午他看了近30位患儿,一坐就是3小时半,椅子都没挪动一下,在就诊的过程中,时常看到53岁的张春林头上冒着虚汗。 中午11点多了,到了下班时间,这时他才发现自己早上倒得一杯水还没来得及喝一口,喝几口水,洗个手,赶紧回家吃饭,下午两点还要继续上班,几十年如一日。 ![]()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