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汉憨憨 于 2014-12-3 17:03 编辑 记得小时候快过年时,父母偶尔会带着我们回来神木买套新衣服。那会儿买衣服的时候总是很兴奋,买衣服的目的地也很明确——每次都是直奔钟楼巷。彼时的钟楼巷,大小商铺林立。窄窄的巷子,却是人来人往、比肩接踵,热闹非凡。从当时而言,此地旺可谓旺矣…… 再说买衣服。当时钟楼巷所售的衣服多是从西安康复路那带进回来的货,所以质量一般、款式也多有重复。因为款式的重复,父母每次在决定买下一件衣服时,总会货比三家,因为往往同一件衣服不同的店铺会报出不同的价格。也就是说,店铺报的多是虚价,所以我的父母、包括每一个过来这儿买衣服的人必须得做的一件事就是——砍价。直到找到不能砍下去的那家店铺为止。 这便是憨憨以为的钟楼巷模式,以同质的产品为前提,以价格欺骗的多少为竞争手段。说白一点,就是尽量能多宰人。或者说,看谁能忽悠,看谁的心够狠,再看谁能碰到的不懂砍价、砍价幅度小的顾客多一些…… 这种境况商家知道,顾客知道,所以这像是一个隐形的契约:顾客尽量压低价格,商家尽量守住底线。 筒子们,你们发现这种情况了吗? 【注】本帖将随时更新,欢迎随时关注,也欢迎加入讨论。但楼主自以为是一个文明人,所以拒绝脏话,因为那样会恶心到楼主,恶心到看帖人。再有就是本帖的思想有不少来自天涯,但楼主也做了不少思考,又结合本土,是用心在写。 |
【续】 好,接着走。 我们再来说说为什么到现在、或者是现在之前连神中巷都不行了。 其实每个人都能想来,彼时网购的热潮已开始席卷神木大地。以淘宝为首的购物网站风起云涌,而它们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种类多、价格低。哪怕真假混乱、良莠不齐,但至少能给顾客带来无限多的选择,极低的价格也在不断地冲击着人们,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甚至是改变着人们的购物习惯。 其实慢慢想想,早期的淘宝就像一个无限放大的钟楼巷。虽然模式相似,但是淘宝还是强势无比的崛起了,愣是神中这种不错的模式也扛不住。因为还是那个原因,在无限多的选择和极低的价格诱惑面前,质量要求退而求其次。 虽然淘宝这种类钟楼巷模式如今依旧雄风不减。但如果我们再慢慢回看一下: 淘宝应该是成立于2003年,在5年之后的2008年,淘宝商城走马上线(2012年改为天猫)。不管现在的天猫卖的是否还有赝品,但至少阿里巴巴的初衷就是让其成为一个正品商城。 小伙伴们,请仔细想想,淘宝和天猫是不是一个放大版的钟楼巷和神中巷。 也许你会觉得这很正常,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但是楼主觉得你要是这样想你就错了。可以这样说,很少有人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很少有人观察过这个问题。这是一种观察的能力,一种思维的习惯,一种对趋势的了解、分析、以及把握。你们认可吗? 现在已经有很多人买东西时不想再在淘宝上买了,而是转向天猫,或是唯品会。这又是一种转变,一种在种类和价格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质量或是品牌的过程。并且我相信,天猫这些慢慢又会成为主流,或是到时候再有一些其他类似的网站崛起。 【待续】 |
gzxrlove 发表于 2014-12-4 08:37 除了以上我说的原因,你说的这个,商贸的陈旧、新世纪的开张都可以作为原因 |
来谝个闲传 发表于 2014-12-4 08:16 因为下面开了个千佳汇 里面的东西价位远远比商贸大厦的便宜 而商贸恰恰就是走的低价位路线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