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汉憨憨 于 2014-12-3 17:03 编辑 记得小时候快过年时,父母偶尔会带着我们回来神木买套新衣服。那会儿买衣服的时候总是很兴奋,买衣服的目的地也很明确——每次都是直奔钟楼巷。彼时的钟楼巷,大小商铺林立。窄窄的巷子,却是人来人往、比肩接踵,热闹非凡。从当时而言,此地旺可谓旺矣…… 再说买衣服。当时钟楼巷所售的衣服多是从西安康复路那带进回来的货,所以质量一般、款式也多有重复。因为款式的重复,父母每次在决定买下一件衣服时,总会货比三家,因为往往同一件衣服不同的店铺会报出不同的价格。也就是说,店铺报的多是虚价,所以我的父母、包括每一个过来这儿买衣服的人必须得做的一件事就是——砍价。直到找到不能砍下去的那家店铺为止。 这便是憨憨以为的钟楼巷模式,以同质的产品为前提,以价格欺骗的多少为竞争手段。说白一点,就是尽量能多宰人。或者说,看谁能忽悠,看谁的心够狠,再看谁能碰到的不懂砍价、砍价幅度小的顾客多一些…… 这种境况商家知道,顾客知道,所以这像是一个隐形的契约:顾客尽量压低价格,商家尽量守住底线。 筒子们,你们发现这种情况了吗? 【注】本帖将随时更新,欢迎随时关注,也欢迎加入讨论。但楼主自以为是一个文明人,所以拒绝脏话,因为那样会恶心到楼主,恶心到看帖人。再有就是本帖的思想有不少来自天涯,但楼主也做了不少思考,又结合本土,是用心在写。 |
时光飞逝,数年之后,憨憨开始在神中上学,此时已是05年以后的事儿了。其实当时没感觉到什么,但是现在慢慢回想起来,好像也是从当时开始,钟楼巷开始悄然走向没落,而另外一条巷子——神中巷,开始崛起! 神中巷走的不再是钟楼巷那种以价格欺骗为盈利模式的路子,而是改为以专卖店为主、以品牌效应为竞争手段的模式。例如此时在这条同样宽窄的巷子里开立了特步、匹克、361°等品牌,包括在稍微往上走一点的李宁。这些门店价格恒定、没有砍价,除了活动折扣,少给1块钱都不行。 一时之间,经济能力稍微可以、尤其很多学生都把购物点改到了神中巷。而钟楼巷的一些卖衣服的店慢慢地转营其他行业。小伙伴们,你们现在慢慢回想一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儿呢? |
当然,并非钟楼巷就彻底被废了,憨憨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主流趋势的切换,具体讲就是人们在购买衣服这件事儿上的思维的转变。再从商业的角度来讲,就是商业模式、商业思维的切换。 这当然都是事后说事,有点不足为道的意思。但是憨憨想的是纵然是过去的,也有必要分析一番,思考一把。往大了说,这也算是以史为鉴嘛…… 且让我们再回到这两个巷子来,之所以出现这种转变,主要有以下这些原因:
总之,憨憨以为,大概就是这些原因弄倒了钟楼巷,崛起了神中巷。不知大家是否认可…… 【未完待续】 |
布瓜、小站 发表于 2014-12-3 17:12 谢谢你的回复。 你说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只是多少而已。 话是不错,确实只是多少而已。但我想要说的是为什么这个多、那个少,为什么形势又突然出现转变,变成这个少、那个多…… 所以,姑娘如果不忙的话可以继续向下看,勿要断章取义 |
来谝个闲传 发表于 2014-12-4 08:16 因为下面开了个千佳汇 里面的东西价位远远比商贸大厦的便宜 而商贸恰恰就是走的低价位路线 |
来谝个闲传 发表于 2014-12-4 08:16 因为下面开了个千佳汇 里面的东西价位远远比商贸大厦的便宜 而商贸恰恰就是走的低价位路线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