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失物招领] 五味什字 饭馆犹存已无中药味

阅读数:936  |   回复数:0
samba站长 发表于 2010-8-11 08:26:25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西安那些仍存在或已消失的老街名巷诉说着辉煌的过去,我们将用影像和文字寻找西安的记忆,留住我们的根与魂。   五味什字   饭馆犹存 已无中药味   五味什字,一个混杂着嗅觉、味觉而来的路名。就像这条街的名字一样,五味什字从过去到现在,透着一股生活的味道。   现场寻访   五味什字,味在何处?对此,54岁的居民张晓峰有着深刻体验。在他的记忆中,“家门口的五味什字和与之相连的街巷,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饭馆。”他说,出门走不了几步,就能满足味蕾的渴望。   说的是药 说的也是吃   五味什字,现位于西大街南侧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东接南院门,西连五星街。而五味什字其名,皆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药店和小吃而来。   根据西安市政协组织编纂的《西安老街巷》一书介绍,在明、清两代和**时期,此地有多家中药店,而中药自古讲求“四气五味”,五味指“甘、辛、酸、苦、咸”,故此地以五味什字命名。   在西安市民政局出版的《陕西省西安市地方志》也印证了五味什字得名于中药“五味”,该街道在1966年曾被划入五星街,1972年恢复原名。“五味”,该街道在1966年曾被划入五星街,1972年恢复原名。   此外,《西安老街巷》一书中还提到,此地曾集中了腊汁肉、煮馍、柿子饼和汤圆等旧时期西安的名小吃,甚至调料也集中在这里售卖,五味什字的得名也与美食有关。   近日,记者走了一遍这条不到300米长的街道,看到共有19家饭馆散落其间,从早餐的油条、豆浆到午餐的肉夹馍、三鲜煮馍,再到晚餐的凉皮、稀饭,“不出这条街,就能从早吃到晚。”从小在五味什字长大的27岁雷宇说。   街上现已无中药铺   在如今的五味什字中段,驻扎着澄城县**驻西安办事处。而从清朝至**年间,这里曾是西安市有名的外省驻陕办事处集中地,当时均以“会馆”称呼。根据记载,安徽会馆曾位于街道路北,中州会馆(即河南会馆)就在安徽会馆西边。路南,还有江苏会馆、山东会馆、湖广会馆等。   如今的西安市第六中学,曾是中州会馆的一部分。   然而,不论是会馆还是学校,其名气都不如曾经街道上一家二层古代建筑——藻露堂。380多年前,五味什字已有了藻露堂。在雷宇记忆中,藻露堂不仅卖药,还有大夫坐诊,“一楼对外开放营业,二楼是药房,外人不能上去。”   除了看病、卖中药。因为藻露堂那栋古建筑保存较完整,不时有电视剧用于取景拍摄。   2002年,藻露堂和附近建筑先后拆迁。被拆的地方现已扩宽为街道,十字路口的西北角现被围墙圈起,并未有新建筑。如今在五味什字,除了一家西药店面外,已难见中药铺。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