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

[文学诗词] 中篇小说-北漂启示录-5

阅读数:1645  |   回复数:0
泰然 发表于 2015-3-3 08:19:37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北漂启示录
五、交织在爱恨边缘的梦想
        一期工程是在09年的5月开始的,这是一个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下属的一个团(番号在这里就不写了,和谐起见),我去的时候,已经开始挖土方,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在干活了。我负责资料和试验这两项内容。这个工地最令人不堪入目的是项目部和工人们的生活设施,,满目破败不堪的景象。垃圾与剩饭菜在烈日下发酵,工人的小孩在生活区嘻戏玩闹,尤其是到了夜间,蚊子简直就像是空气中的尘埃那样多,密密麻麻的,那些打混凝土的工人,就用毛巾或者胶带把自己裸露的皮肤包得严严实实,但是只要有点风,这些蚊子就会被吹的无影无踪。
  09年的一期工程,就那样按部就班的干着,材料上能用差的就用差的,能糊弄监理的地方就尽量糊弄,送钱吃饭是常有的事。不过这个工程也就是总造价不到2400万的砖混结构,所以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事。无非每天就是钢筋、模板、混凝土、砌体循环往复,搞建筑的都懂的,就不说什么。就是在09年的一场发生在夜间的大风,导致民工很多房间的垮塌,伤了几个人。
  另外就是监理总监是一个大龄剩女,长像是那种丰腴白皙的类型、个性豪爽风骚,每周四来一次工地,她一来就会成为项目部男人们谈论和开玩笑的对象,还有监理资料员小姑娘,长相一般,但是清纯可爱,到年底的时候,监理老头跑到我办公室,希望撮合我们两个,当时一番好意难以回拒,但是后来经过几次接触,觉的实在没有那种感觉就不了了之。
  我在这里插一段自己的感慨。我们每个人,尤其是每个男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来看风景、旅游玩耍的,我们肩上很多很多的责任,有对自己的、对我们父母的、还有对亲戚朋友的,所以说,男人在社会上拼和闯是很正常的生活,所以,对于一个有丰富阅历的男人来说,烈日、严寒、破败的居所、通宵加班、残羹冷炙、谩骂羞辱、他人虚假的奉承、过眼云烟般的那些荣誉或者是那些莫须有的罪责……,都显得不值得一提,那什么是重要的?就是一个人对生命确切的感受:有彻底的爱情、有知心的朋友、有一种贯穿始终的对生命的珍重与热情、了解人生的不易与人情冷暖。 其实,当一个人心中对生活的爱无时不刻、无处不在的时候,常人眼里的那种煎熬,在他那里就会像喝茶、下棋那样平静去接受,而且还会有一种乐趣在其中;就像我在前文说过的,人生有了痛苦去参照以后,一旦脱离那种苦海,就会懂得倍加珍惜。
  其实我们中国人,习惯犯得一个错误是:总是希望把局部适用的道理,运用到全部情况中去。我们经常听的一句话是:知足者常乐。或者也可以说中国的话言简意赅。首先,我们在对自己要求方面,比如说学识、专业能力、社交处世技巧、调整情绪提高情商等等方面,永无止境的提高是必须的,这是一个人可以活的自在快乐的途径;试想,我们上有父母,下有妻儿,知足常乐难道就是要他们蜗居、要他们粗茶淡饭、要他们含辛茹苦?很明显不是,是要努力创造出自己和家人适宜的生活环境。还有就是,每个人心中都有高远而宏大的人生愿景,希望人的一生可以精彩,这种追求也永远不会知足,需要去孜孜不倦的前进。但是,在物质上拥有一种安贫乐道、清静简约的生活也是必须的,我们想着心中的梦想,有鲍鱼、辽参欣然享用,没有了那些珍馐海味、每顿只有腌白菜也怡然自得,只有这样的心境我觉的才是唯一合理的、普遍适用的、才能让灵魂无止境的享有一种喜悦、祥和和激越、感动,而且从不间断,直到永远。
  在工地上,如果工作处理得当,还是有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的,虽然远离闹市喧嚣,但是也为一个人灵魂的修行创造了条件,可以读书,不需要太多,一本《道德经》或者别的喜欢的书,偶尔平静的读几页;还有音乐,最好可以有一个低音效果好的音响,在那些通宵值班的时候、晚饭过后的那段时间,听听学友、许巍、刀郎、westlife、houston等等,穿透力强的音乐,让你感觉孤独只是一种形式,并不是人的内在世界;还有电影,建议少看大片,看看那些帮助人了解社会生态的。我看过的好电影但不是很卖座的,自己列一个表,闲暇时看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把这些分享与你。
  
  09年的工程到国庆过后就没有什么实质内容了。我就在板房里把没有听的音乐听一下,把没有看的电影看看,把很久没有联系的同学朋友联络一下。就一直在工地待着。
  到了11月底,工地上养了一年的狗已经个头很大了,于是,我们的一个电气工长,就去外面买回来绳子、喷灯,先把狗用绳子上了吊,然后用喷灯烧了毛,除去内脏,洗刷干净,藏在冷柜里,然后每天吃狗肉、侃大山。又过了一个月,北方的大雪飘了一次。材料商老板纷纷来要钱,但是不关我事,我还是自娱自乐的过着那种万籁俱静的日子。
  一年下来,我发现自己肌肉结实了很多,也壮实很多。
  这期间,有老家以前租我家房子的人,把他亲戚——一个北京上班的女孩介绍给我,于是我就发短信问候这个女孩并约好见面。见面是在新年元旦那天,上午我和自己交往很久的女孩子去天安门玩,下午乘车去了那个女孩那里。见面感觉还不错,高挑干练,吃了一餐饭,因为她有事就回来了。
  又和公司一个老乡去了趟圆明园,谈了很多关于未来的设想。
  总有一种莫名的惆怅说不出,就是感觉这个行业怎么如此令人难以取舍,好像爱恨交织在一起一样。最不堪忍受的还是觉的那种不断的迁徙、工地上尽量简化的生活设施以及与社会隔开的生活,令人心中隐痛但欲言又止。
  很快是年底了,回家过了年,那是我生命中比较开心的春节。遇到了高中结婚的同学,还有很多亲戚里面的弟弟妹妹们。还有就是在北京见过的女孩子,我们又在KFC见了个面,聊了半天,这女的很直接的说了一句:你说的我都不感兴趣。就这样不欢而散。其实我是有意的,但是被她冷漠的拒绝了,和她的关系就画上了句号。
  转眼春节过去了,回到北京就是公司的工作会,现在想想当时的我真傻。又是董事长先生在台上慷慨陈词,然后总经理工作报告也把公司的未来描绘的天花乱坠的,什么工资翻几番、福利如何提高、大项目纷至沓来、员工流失率为零诸如此类。但是,他们故意回避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施工的人如何安家、如何照顾老小、如何休假等敏感问题只字不提。其实客观的说,这是所有施工单位的特点,可以说是建筑业的特点,逐项目而居。这个不是一个公司的现实,而是所有施工企业的面对的一个无奈。
  但是换句话说,看看身边那些终日劳作的人,项目部管理人员也好、民工也好、监理甲方也好,每个人身后都有一个家庭,他们的劳动为家人创造出好生活,这一点就令人肃然起敬。但是,对生活品质有更高要并且可以实现的人,终将选择离开,而让那些不得不继续的人去继续。这就是最合理的理解。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