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记的写法分两种,一种写自己的故事,交代事件、地点、人物、干了什么。这种游记应该在旅途中完成,除非有超强的记忆力,否则许多细节很快就会模糊。另一种游记是写别人的故事,别人的故事还可以演变成艺术的故事,文化的故事,历史的故事。我从来没有在旅行过程中掏出一个小本子记录的习惯,以至于现在只能对着手机上每天记录的简短几句话冥思苦想当天骑过的每一条路。旅行者的认真不在于记录枯燥无聊的数字和事情,而在于相识相知的那份感动,我只能回味着那些感动的画面阿Q一把,我的游记才是真正的游记。 今天是2012年4月11日,骑车归来的9月25到现在近6个半月。 在讲台上,讲师对一位女士说:“你能不能做成200个伏卧撑。”女士回答:“做不到。”“给钱”。“也做不到”。“那么你听好了。”讲师郑重的说:“现在我是一个强盗。如果你现在做不200个卧撑,我就杀掉你儿子。想一想,想好了再回答。”女士想了一下,咬咬牙:“能”。 出发前看到的这个故事,一直记忆犹新。这个故事让人突然明白了,多年来,我们只是缺少一个理由,一个成功的理由。给自己一个成功的理由,你的路就会越走越宽。而我骑到终点的理由竟然是,我没骑车去过拉萨,哈哈。但这的确是一路上让自己坚持的真实理由,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让别人羡慕一下。 在乌鲁木齐宾馆,我和周星星住一个房间。 晚上星星一直看着我收拾东西,我也向这位有经验的人士请教哪些需要带哪些不是必须的。 “衣服上,我带了三个短袖,两个长袖,五个内裤---还有几条裤子---” 不等我说完,星星就打断了我,摇着头很鄙夷的眼神说,“太多太多,你带那么多不会穿的”,然后翻看着我还带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在星星的精简下,筛出了一堆不需要的东西。害怕万一不够用又自己多带了两件,后来证明是多此一举,衣服是可以一个月不洗的,澡也是可以一个月只洗一次的。 第二天一大早,浩浩荡荡的二十多号人步行赶往火车站。我和星星的部分骑车装备还是装在一个大编织袋里,相当重,身材魁梧的小猪帮忙搬了很远,我自己拎着两个小的驮包。除了我以外,大家都是从喀纳斯一行过来的,去喀什体验最正宗的维族风情,还有为我们五个将要从喀什出发骑行的人送行。 火车一路向西开,驶出乌鲁木齐不久,城市的繁华和紧张被再次出现的戈壁滩的寂静和辽阔迅速吞没。窗外持续着自我复制的单调风景,赶火车时的剧烈心跳慢慢恢复到了平静的节奏。从乌鲁木齐到喀什又是一段漫长的旅途,25个小时。旅行中总会有许多不期而遇,或者是人,或者是事,对未知的向往和期待让我们在旅行中无法自拔。这25个小时中认识的人,遇到的事,想到,就会抿嘴一笑,遇到你们真是幸运。“同师曰朋,同志曰友”,淡淡新琴,三十姐,驼叔,小猪,天涯姐,还有好多姐夫们,你们都是我亲爱的朋友。 三石姐,一直都被大家开玩笑的说我喜欢她。第一次的静距离交谈就是在那25个小时的开端。 “你是新疆人吗?”我忍不住问三石姐,之前就已经注意到她的外形很有西域的特色,高高的鼻梁,深邃的眼神,还有温婉的带着维族腔调的声音。 没等三石姐说话,旁边的骆驼就接上了话,“三石是喀什人,现在咱们就是要去她家了”。 我将信将疑,直到后来才知道骆驼是开玩笑的,只是现在仍然不知道三石姐是哪里人。 因为好奇所以就会关注,就被那些八卦的人认为我喜欢三石姐。后来或许真激发出了我的爱慕之情,见到三石姐会不好意思,直到现在一群人一起吃饭还是会有点不敢直视,哦,我是怎么了。 新疆的西部地广人稀,风沙肆虐,在戈壁滩上尤为严重。火车在行进中会被吹得左右摇晃,中途由于风力太猛,竟然原地停了一个小时,坐着火车在风中摇曳,平生第一次感受。因为风力大风能充足,就有很多的风力发电站。一排排的巨人在风中疯狂的摇着头,也不失为风景,可由于抓不住瞬间,所以大家都视而不见。 离开乌鲁木齐了,离我的骑行又近了一步。和大家一起出发,心里踏实了很多。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