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神木这点事儿 于 2017-12-23 10:13 编辑
冬至,也是数九的第一天, 在这天,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漫长的冬夜终于长到了极致, 造就了全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天 在神木,冬至要“熬冬”, 熬冬则必吃熬冬饭。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 任何节日的形式都要远远大于内容。 放在锅里熬的, 也就是红枣,豆腐,倭瓜焖饭, 《神木县志》里说“邑人最重此节”, 依然能看出这种强烈仪式感
如今的冬至, 神木人餐桌上最具代表性的, 就是猪蹄! 那段贫寒岁月里可望不可求的美食, 在今天映衬着神木人对待冬至的隆重感。
熬冬这一天,父亲早早地就准备好猪蹄,平时主厨的母亲在这一天心甘情愿的“退居二位”,变成了父亲的副手。因为赶上冬天,村里杀猪的亲戚很多,猪蹄早早地就预定好。由一个刀法好的叔叔伯伯剁成很小的块头,再经过认真的清洗处理,猪蹄就变成我们常见的样子。 能做猪蹄的,必然是家里最会做肉的人,在这种隆重的时候,总是父亲亲自掌勺。架好神木的标志性大铁锅,父亲把猪蹄整盘倒进去,添的水快要漫出锅沿,等水慢慢烧开,过程中他要不时地撇去浮沫。
父亲炖猪蹄的过程漫长又享受,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除了开始需要加调料,其它时候,一直能听到铁锅“咕噜咕噜”的沸腾声,安顿好锅以后,他会坐到客厅看电视。我总是耐不住性子,不时跑到厨房,揭开锅,母亲就会很准时的出现,在我手背上猛地拍一打“现在就把锅盖揭开,气都跑完了!”我只好悻悻地返回客厅,无聊的假装陪父亲一块看电视,实则早已按捺不住。 终于在煎熬的等待中,猪蹄揭锅了,扑面而来浓浓的猪蹄肉香味,勾起我的馋虫,早已垂涎三尺。
整整一个下午的忙活张罗,让熬冬饭的内容丰富多彩,熬冬的味道,也在这个时候到达顶点,餐桌上,总会有长辈们的忆苦思甜缥缥缈缈,无所谓窗外的冬月寒风,无论老幼都醉倒在这一刻的其乐融融。
过了熬冬, 就进入了正冬, 这个节日要过整整两天, 由此可见神木人的隆重对待。 前一天吃过了猪蹄, 第二天是吃饺子的时间。
母亲对这种麦穗边的蒸饺有很深的感情,所以家里最常吃的就是这种饺子。冬至吃饺子据说是为了防止冻耳朵,直到现在我还在怀疑,吃饺子怎么就会和冻耳朵联系在一起?吃了饺子果真就不会冻耳朵?我无从知晓。但是母亲还是逢冬必包,督促我们吃完,才会放心我们的耳朵不会挨冻。
年关将近,不同于南方的城市,神木的冬天总是北风呼啸寒风阵阵,更衬托出冬至时的温馨浪漫。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炖猪蹄,则算得上传书的鸿雁,传递着神木人,最简朴的思乡情愿。 今天泥萌吃饺子了吗?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