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木呆了一年多,第一次知道老城是源于今年过年同事拍的雪景的照片,从照片中看到钟楼洞,感觉不可思议,没想到神木居然也有古迹。 ![]() ![]() ![]() 随后几次去古城转悠,没有发现太多的古迹,而且每次去主要是因为钟楼洞附近有一家碗托,闲来无事,总喜欢过去一饱口福。 ![]() ![]() 最近因为得知古城改造计划正在施工中,想到如果不在仔细看一眼神木古城,怕它埋没在现代的繁华中,因为讨厌现代千篇一律的车水马龙,所以想留住一丝古朴的韵味。 ![]() ![]() ![]() 当然也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生活在这座城市中,所以想多了解一些与这座城市有关的人文历史。 ![]() ![]() ![]() 找了一名从小生活在古城中的同事陪伴,然后我俩再次去古城尬马路,走进去的第一家古屋是杨家大院,没有明显的标识,外面的围墙很高,屋顶上长满了枯草,老屋的墙体用一些木棍做加固,从外观看这堵墙除了高之外,感觉随时有倒塌下来的风险。 ![]() ![]() ![]() 进去之后,院子外的青石板已经被磨平,有点像加大版的鹅卵石,大门两侧的墙体也是摇摇欲坠,用来做门墩的石头,少了几块,准确来说就是断壁残垣。 ![]() ![]() ![]() 里边住了两位老人,看到我们进来,他们没有丝毫没有被打扰到的恼怒,反而热心的向我们介绍起了老屋,据老爷爷所讲:老屋建设的时候大概是在道光年间,当时是他们的先辈中了进士,所以修建了此屋。 ![]() ![]() 老屋是一个四合院,还有一个小的偏院,现在两位老人仍住在老屋里。老屋的外观有点破败不堪,推开门进去,老屋发潮发霉的味道扑面而来,窗子上和门框上都有精美的雕花。 ![]() ![]() ![]() ![]() 虽然老屋很破很久,但是极具历史的厚重感。 ![]() ![]() ![]() ![]() ![]() 随后我们又到了张家大院和白家大院,里边都被收拾的纤尘不染,虽然建筑很古朴,但是人工修缮的痕迹太明显。反倒失去了几分厚重的历史感,少了一份庄严的感觉,让我的敬畏之心荡然无存。感觉这里只是一个博物馆,而不是见证了神木变迁的物件。 ![]() ![]() ![]() ![]() 走在老城的小巷子里,未经修缮的老屋所剩无几,老屋与现代建筑穿插在老城中,典型的城中村。这里的人嫌弃它设施简陋,生活不便,外边的人羡慕他们可以住在这么古朴老旧的房子里。 ![]() ![]() ![]() ![]() 我的小伙伴说:其实这里住的人盼望着这里早日拆迁或者改造,因为这里设施太落后,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多的不便,这里居住的好多都是外来人员和一些家庭比较困难的老城人,没有哪个年轻人愿意长久的住在这里,也许大家只是像我一样一时兴起参观老城,但却没人愿意住在这里。 ![]() ![]() 想了一下她说的确实很有道理,我们想要留住原汁原味的历史,却不愿生活在过去的时光里。我们一边拆掉历史,一边又人工仿造历史。让那些曾经见证过历史辉煌的物件打上现代科技的烙印。现代科技太明显的古建筑只适合用来给小孩子吹嘘吹嘘这里曾经有多么多么的辉煌,历史只隐匿在曾经文献里。 ![]() ![]() ![]() ![]() ![]() ![]() ![]() ![]() ![]() ![]()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