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失物招领] 榆林违法征地万亩建工业区 被国土部曝光仍未停

阅读数:1056  |   回复数:0
神木贴王 发表于 2010-7-29 10:49:48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当地**对这起部办大案,至今不仅没有“没收地上建筑物”,也没有对500元每亩低价征用的农民土地进行调整。相反,万亩园区工地上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用当地老百姓的话来说,“地方官根本没买国土资源部的账”。   今年5月4日,国土资源部向全国公布了9起土地违法典型案件。其中,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麻黄梁工业集中区违法征、占万亩林草地案赫然在列。   距离陕西榆林这起全国瞩目的土地违法案件公开曝光已两个多月,但《法治周末》记者日前在榆林实地调查其执行情况后惊讶地发现,当地**对这起部办大案,至今不仅没有“没收地上建筑物”,也没有对500元每亩低价征用的农民土地进行调整。相反,万亩园区工地上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新项目投产庆典仪式上依旧是当地官员穿梭的身影。   用当地老百姓的话来说,“地方官根本没买国土资源部的账”。   今年以来,国土资源部三番五次地掀起整治风暴,强力打击各种土地违法行为。   据国土资源部的通报称,榆林市纪检监察部门对榆阳区区长王成继进行了诫勉谈话,分别给予榆阳区原区长刘俊明等9人行政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此外,榆林市国土资源局还对麻黄梁工业区管委会违法占地修建道路作出了罚款215万元的行政处罚;对5家入驻企业违法占地作出行政处罚,没收地上建筑物,并处罚款834.4万元。   **的数字游戏   7月16日下午,榆林市榆阳区副区长薛建文在他的办公室,就此事接受了《法治周末》记者的独家采访。作为分管麻黄梁工业区的副区长,薛建文是这起违法用地案受到处分的九人之一。   据薛副区长介绍,榆阳区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围绕“北煤电、南岩盐、西化工、东载能”的能源化工发展布局,形成综合开发、相互配套、相互支撑的产业集群,提升榆阳区在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中的地位。2006年11月23日,榆阳区**决定建设麻黄梁工业集中区,并成立筹建办公室,全面启动了麻黄梁工业集中区的筹建工作。   在此背景下,为保障项目用地,2006年11月,榆阳区**第11次常务会议,原则同意由区财政出资,一次性征收储备麻黄梁工业集中区一期规划控制用地。2007年7月,榆林市国土资源局榆阳分局在麻黄梁镇一次性征用了11577亩土地,征地范围涉及盘云界、乔界、花龙镇、阎山4个行政村共6个村民小组,仅盘云界村盘云界村民小组就被征用了5640.8亩,其中270亩为耕地,其余的全部为林地和草地。   说起征地的过程,虽然3年过去了,盘云界组村民黄虎堂至今仍一肚子怨气。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2007年6月的一天,麻黄梁镇和盘云界村两级领导干部来到他们家,让他们在一张白纸上签字、按手印,说要在这里建一个工业园区,准备在盘云界村民小组征用500亩土地。   “可谁也没想到镇里领导偷梁换柱,明明说的是500亩,竟将咱们按的手印作为咱们同意征地5000多亩的依据。”盘云界村民小组组长杨成应向记者证实,当他们发现这些问题不同意签字按手印时,镇干部便公开威胁,“土地归国家所有,**想干啥就干啥,你不接受也得接受。”   杨成应说:“因为村民们对法律一窍不通,大家最后只好跟着签了字。”   对村民们的上述说法,麻黄梁镇党委**高凤强并不认可。高在这次土地违法案中被给予行政记过处分,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麻黄梁工业区管委会主任。   高凤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盘云界村在土地被征用前,镇**多次召开村委会、群众代表大会、群众大会进行讨论,逐户签字征求群众意见,经98%以上的农户同意并签字证明,村民大会才形成了决议。因此,盘云界小组村民反映的工业区征地面积由小变大,存在偷梁换柱的说法不属实。   但村民向《法治周末》记者提供的一份一百多位村民签名上访的材料显示,高的说法与村民的说法大相径庭。村民黄虎堂说,“这是根本没有的事。按程序,征地前应该对土地的用途进行公示,我们连土地的用途都搞不清楚,哪里参加过什么群众大会。”   对于未批先建的事实,高凤强并不否认。在他看来,未批先建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哪个工业园区在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是证件齐全的。   “因为经济的发展都是从违法、违规开始的,这样才有了改革的成果。”高凤强认为。   “500大于5000”   尽管这起土地违法大案受到了管理土地的最高管理机关的查处,但在榆林却一点整改的迹象也没有。村民感觉国土执法纯粹是在“走形式”。   国土资源部早在2004年制定的《国土资源听证规定》,就明确了征地补偿安置听证制度。   村民对《法治周末》记者说:“**根本就没履行这道程序,500元一亩的补偿是榆阳区**常务会议确定的,不要说听证,就是商量也没跟我们商量过,我们的权利从一开始就被剥夺了。”   在盘云界组54岁的村民韩有生看来,国土资源部5月4日被通报的9起典型案件中,该工业区每亩500元的征地补偿问题作为特例被公示出来,显然,国土资源部对这个超低价补偿也十分震惊。   据了解,今年年初,盘云界村民就致信榆林市市长胡志强,要求榆阳区**把从他们手里征走的土地,按照当地“最低标准”5000元每亩的价格给予补偿。村民认为,国土资源部都将这事曝光了,这下榆阳区**总该无话可说了吧?   但事实却并非如村民想象。按照高凤强的说法,村民实际受益远远大于5000元的标准。   高凤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麻黄梁工业区征地采用货币安置和留地安置两种方式给予补偿,征地费用为每亩500元,同时在工业园区征地面积外,为被征地村组预留征地面积3%的建设用地(其中2%为住宅用地,1%为商业用地)。鉴于盘云界村民小组被征地数量较大,工业区在被征地范围外给该小组另行预留了900亩,这些都由区**办理相关手续,并承担有关费用。   那么所谓500元的补偿标准大于5000元是怎么算出来的呢?高凤强向记者解释称,工业区实际征地面积为11577亩,在征地面积之外依照3%的留地面积,给村民预留347.31亩,加上另行给盘云界组的900亩,共需预留1247.31亩。根据2006年12月国土资源部发布实施的《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榆阳区被列为第十二等城市,即工业区用地出让最低标准为每公顷120万元,合每亩8万元,此外,全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每亩为6.67万元,按此测算,预留给群众的1247.31亩建设用地总价值为18298万元,平均到11577亩上,群众原有每亩土地受益已达到15800多元,远远超出每亩5000元。   榆林官方这种500大于5000算术,在村民们看来,是把他们当傻子玩。村民韩有生说:“这好比我辛辛苦苦养大一只羊,他们一分钱不花就拉走卖了,然后把羊毛薅了,把羊皮也卖了,结果还以高出整羊几十倍的价格强行让我买回一条羊腿,你说我是赚了还是赔了?”   此外,盘云界村民组总共才80余户人家,而**却给他们预留900亩建设用地。按此推算,每户人家的房屋建设用地就可达十几亩,没有哪一级国土部门敢如此审批,但榆阳区**竟能“保证办理相关手续”。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