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嗨点儿 于 2014-9-22 16:24 编辑 【便民信息】县医院一卡通到底如何使用,是变得方便了还是麻烦了? 自2014年9月4日,县医院开始实行“一卡通”就诊到现在已经快一个月了,这期间有部分患者反应:一卡通使用起来太不方便了。为了弄明白一卡通到底是怎么回事?该如何使用?是不是用起来真的不方便?笔者亲自来到县医院,进行实践调查。 图文解说一卡通的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项: 第一步:需要填表、办卡。 首先大家需要在导医台,也就是门诊部一进门右手边的导医台进行填表,主要就是个人信息(姓名、电话、地址、身份证号码等),其中有很多上年纪的人不记得自己的身份证号,这就提醒大家最好带上身份证。 ![]() ![]() 信息单填好后,就可以拿着信息单到缴费窗口办卡、充值。(缴费窗口就是一楼原挂号、缴费窗口。)现在可以在两个地方共5个窗口可以办卡、充值。 地方1:一楼进门右侧,原来的挂号窗口可进行办卡、充值。 ![]() 地方2:一楼进门正对面直走的玻璃窗口,也可以进行办卡、充值。 ![]() 特别提醒:充值的时候,你可以多充一些钱,省的到时候就诊刷卡时卡里的费用不足,那就得再重新回来排队充值(即使少5毛钱你也得回来重新排队进行充值)。不用担心一次性充的钱多,因为当你就诊完后,可以回到缴费窗口将一卡通剩余的钱退出来。(办卡需要2块钱,因为办卡不收费的话,大家在使用完后就将卡扔了,所以医院决定办卡收2块钱,避免造成浪费) 特别注意:同时当充值的时候会给你一张“预交小票”,这张小票一定要保管好,因为到时候退费的时候需要,而且当你的就诊卡丢失的时候,也需要有预交小票。所以每次充值的时候要将预交小票保管好。 ![]() 第二步:持卡挂号、就诊 办好卡后就可以到你想要就诊的科室进行刷卡挂号、就诊。假如你要就诊的科室是儿科,那你可以拿着卡到儿科的分诊台进行挂号,并排队就诊。(当你到了分诊科室,觉得自己挂的号不对,要去的是另一科室,这时候医生还没有给你看病,那么你可以要求撤销此科室的挂号,给你退挂号费,你可到其他科室再挂号就诊) 医生对患者下达发送医嘱,开相关检查单子,这时候你可以拿着卡和检查单到相关的执行科室进行相应的扣费并完成相关的检查、检验、取药。 和以往不同之处:以前当医生给你开了检查单子后,你还要回到挂号处排队,进行相关检查单子费用的缴费。现在你可直接到相关执行科室进行扣费检查。这就节省了来回跑的时间。 eg:当医生给你开拍CT单子,你就直接拿着单据到影像室的分诊台进行刷卡,扣相关的影像检查费。不需要再回到挂号窗口进行缴检查费。 拿着医生开的拍CT单,直接到影像室分诊台刷卡扣费。 ![]() 第三步:打印发票 就诊完后如需发票,统一到一楼进门正对面的玻璃房子四号窗口进行打印。 温馨提醒:同时四号窗口是办理体检、急诊的挂号。 ![]() 第四步:申请退费 可以在一楼正对面的玻璃房子窗口,填写退费申请表,将卡里剩余的钱退出来。 ![]() 民众不理解、有疑问的问题: 1、为什么合疗卡不能再分诊科室进行刷卡? 至此,使用流程已介绍完,在笔者的实地走访中,会发现有些患者还是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其中一位老大爷,他给孙子看病时,想要用合疗卡里的钱,但合疗卡到相关的分诊科室是没办法进行刷卡扣费的,只能在四号窗口进行合疗卡的刷卡。 针对民众的这一不理解,县医院的相关负责人说,因为现在合疗卡刷卡和一卡通的系统还没有办法连接,所以给民众带来的不便还请大家能理解。 2、卡若丢失,会不会泄漏个人信息? 同时,由于一卡通刚实行不久,所以有些患者还是不习惯,不想办卡,觉得麻烦,医院相关负责人张主任介绍说,施行一卡通可以让处方更加规范,患者就诊更加的方便。医生在就诊时,系统中直接可以看到患者的信息。 但是又有人担心当自己的卡丢了时候,会不会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张主任说,这一卡通只有在县医院的内部系统中才可以显示,在其他地方不会显示。 3、一卡通丢了,别人会不会刷我卡里的钱? 为了方便,一卡通不设初始密码,当一卡通丢失了且卡里有剩余的钱,就要拿着身份证和上面说过的预交小票立即挂失、补办。 不挂失、不补办的话,就有可能被别人拿去就诊刷卡,患者信息也就是用的别人的。所以要保管好自己的一卡通,当然,如果是慢保患者,因为要经常就诊,这就可以考虑重新设置密码。 一个新事物的出现与实施,不管是患者还是院方都需要一个过程,患者需要了解具体的使用方法及流程,院方在各个环节上需要针对患者反应的问题进行不断的完善,让一卡通的使用不再让患者觉的麻烦而是更加的方便。 温馨提示: 同时大家在就诊的时候有什么不懂得,就主动找导医台的服务人员进行询问,如果出现本可以刷卡但是不给刷卡的现象,可以向院方反应。 |
神木县人民医院一卡通的程序还是有不合理的地方,有待改进,目前的流程不是最便捷的,去你们那给孩子看过几次病,不太方便,你们可以借鉴一下别的医院,最近的榆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可以,他们的流程比较科学,患者看起病来更方便些。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