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每日话题] 大型活动事故拟由承办方赔偿 监管部门禁索门票

阅读数:1307  |   回复数:0
shenmu999 发表于 2010-7-29 11:00:20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造成数百死伤的德国音乐节踩踏事故发生后,关于事故责任认定,各方至今仍在推诿。而今后,一旦承办者没有履行安全责任导致北京发生类似事故,承办方必须向受害人做民事赔偿。昨天,《北京市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再次提交市**常委会审议,与原草案相比,新条例以大篇幅对承办方和安全评估机构的责任加以明确和细化。   承办方需进行风险评估   “该草案的制定充分吸取了北京曾发生的踩踏事件,吸取沉重教训后拟订各条款”,市**常委会法制办主任张引介绍说,草案增加承办者的职责,活动举办前,承办者应进行安全风险预测或评估,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训练。同时,增加大型活动风险评估机构的职责,风险评估机构未尽到安全提示义务,或者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安全风险,造成大型活动安全事故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发生事故承办方赔偿   一旦出事,各方推诿扯皮,或者责任人只承担刑事责任,对事故受害人都是极大伤害。市**法制委员会建议,承办者、场所管理者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应该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这意味着,发生事故后承办方和场所管理者必须向受害者付出资金等形式的民事赔偿。   监管部门不得索要门票   一场大型活动在辖区内举办,监管部门诸如讨几张票这样的“小人情”,往往令活动举办者不堪重负,草案修改稿给相关监管主体拧牢了“紧箍咒”:负有大型活动安全监管责任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向承办者或者主办方提出与安全监督管理无关的要求。同时为了防止某些具有垄断性质的部门借机牟利,草案明令不得强制承办者委托指定的风险评估机构或者保安服务公司。   婚宴安全由消费场所负责   按照该草案的说明,大型活动是指租用、借用或者以其他形式临时占用场所、场地,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招聘会、庙会、灯会等群体性活动。张引强调,目前豪华婚宴、大商场促销等活动动辄声势浩大,爆棚景象时有发生,消费场所利用自有场地举行消费活动的,不受本法调整,诸如婚宴私人消费活动按照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由餐厅等经营场所承担安全责任。   晨报记者 朱烁   ■最新消息   市**将决定新区相关事宜   晨报讯(记者 朱烁)“四区”合并后,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如何依法产生运转,这些关键问题将得到解答。市十三届**常委会第19次会议将就四区合并有关问题依法作出决定,内容还涉及新区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等事项。本次常委会会议,市**将就以上问题根据北京实际情况依法作出决定。该决定表决后将为新区**、“两院”相关机构合法顺畅运转提供法制和制度的支撑。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