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打工,工作不累,挣的也不少!”这几天,神木市西沟街道灰昌沟村村民贺玉芳忙坏了,每天忙着在村里的甜玉米加工厂生产线上工作,一天能挣130元,去年农忙时节半个多月她就赚了近3000元,今年玉米效益好,预计工资能上万元,这让她乐得合不拢嘴。![]()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产业是关键。灰昌沟村有耕地1100亩,总人口1396人。该村作为神木市集体经济薄弱村,也是2018年脱贫村,由于人均耕地不足,产业发展难度大,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以传统的种养殖业为主。近年来,该村按照“党建引领,近郊农业,三产融合,产业兴旺”的发展思路,以“兴产业、壮集体、促发展”为抓手,通过“政府+股份经济合作社+社区工厂+农户”的发展模式,依靠资源优势发展甜玉米加工业,使其成为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优势产业。受益于此,村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甜。 ![]() 除了不再担忧玉米的销路外,村民们种地也变得更加科学。为保证农产品质量,神木相关部门向农民统一提供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对农药、化肥进行标准化管理,并派技术人员到田间指导农户种植。村集体股份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甜玉米收购合同,让农户足不出户就可实现“订单农业”,每个甜玉米保底收购价由去年的0.8元增加为今年的1元,仅此一项种植户每亩可增收2000元左右。 ![]() “甜玉米加工厂成立以后,还为村里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25人,人均增收1万多元。”村党支部书记王和平介绍,计划明年对甜玉米厂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将“神木昌玉”牌甜玉米打造成地方特色农产品,为灰昌沟村撑起村集体产业“致富伞”。 来源:榆林日报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