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平安和谐、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助力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榆林新建路改造完成后,公安交警部门与综合执法部门联动,从2月7日起,对新建路进行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持续向街道秩序乱点堵点“亮剑”,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违停没了,道路通了。![]() 道路干净整洁 交通秩序井然 当你走在新建路上,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整洁、有序,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车辆停放整齐划一。然而,以往的新建路从早到晚熙熙攘攘,非机动车道被各种经营摊点占据,行人随意穿行机动车道,车辆乱停乱放,让原本的四车道变成两车道,道路拥堵不堪。如今,那些占道经营的摊点消失了,道路干净整洁,交通秩序井然,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正在新建路执勤的市公安交警支队二大队铁骑中队辅警鲁恭民说:“在没有施划停车位的地方停车就算违停,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坚持人性化执法,首先扫描车辆号牌,然后通知车主。如果车主在十分钟之内还未将车开走,我们就拍摄车辆违停照片作为证据,然后张贴违法停车告知单,告知车主违停。” 坚持人性化执法 提高路面见警率 对于乱停乱放的违法行为,交管部门除了进行人性化执法外,还在周边设有停车场的路段,对违停车辆一律进行强制拖移。针对乱停乱放极易反弹的特点,交警二大队结合创文要求,抽调4个中队、60名警力,对新建路采取中队包线、民警包段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民辅警道路巡逻频次,提高路面见警率,杜绝机动车乱停乱放。“我们中队分管的是新楼巷到人民路这段道路,每天早7点至晚7点,我们不间断进行巡查,一旦发现违停车辆随时劝离,如果驾驶员不在车上,就会直接拖移。希望广大驾驶员文明行车、规范停车。”交警二大队铁骑中队中队长田保军说。 保持渠道畅通 百姓有呼必应 整治中,交警部门保持反馈渠道畅通,对百姓有呼必应,在人流量、车流量较为密集的后水圪坨巷、盐市巷、解放巷等路段,施划了8处人行横道;在新建路两旁增设了66个临时停车泊位,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问题。截至4月1日,共拖移违停车辆106辆,查处乱停乱放违法行为611起。 市民高先生每天接送孩子往返于新建路,说起这里的变化,他表示:“新建路实施严管后,现在道路干净整洁,堵车也没有那么严重了,学生上学、放学有交警和文明引导员看护,非常安全,这才是文明城市该有的样子。” 来源:榆林发布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